政府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需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监督等手段,结合源头治理与长效机制建设,具体措施如下:
一、核心原则
-
依法依规 :坚持法治思维,严格遵循法律法规,确保处理过程公开透明,避免权力寻租。
-
源头治理 :通过制度创新和流程优化,从源头上预防新矛盾产生,如完善土地审批监管制度。
-
分级负责 :明确属地管理原则,分级落实责任,复杂问题通过党委专题研究或上级支持解决。
二、具体措施
-
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
构建“责任-处置-监督-反馈-提升”闭环,明确责任单位、时限和监督机制,确保问题按期解决。
-
推行“一个问题、一名领导、一个班组”推进模式,强化每周监督和每月调度。
-
-
分类施治与资源整合
-
按行业(如土地、企业)分类,整合财政、自然资源等资源,如支持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程。
-
针对村级问题,依托“一村一律师”和法律顾问,通过诉讼、调解规范合同。
-
-
强化监督与问责
-
人大通过调研、检查、**督办等方式监督问题解决进度,如漳浦县人大常委会督促土地闲置项目整改。
-
对推诿、拖延行为实施问责,建立容错纠错机制鼓励创新。
-
三、特殊领域解决方案
-
退役军人问题
-
清查完善档案,确保待遇公平,如按军转干部标准解决优抚问题。
-
提供就业推荐、医疗补贴和心理支持,建立退役军人档案库。
-
-
涉企历史遗留问题
- 依法推进整改,统筹法律、行政和经济手段,平衡国家、集体与企利关系。
四、社会协同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如通过公益基金、志愿服务解决退役军人健康问题,增强社会对历史遗留问题的关注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