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员工的法律规定主要包括以下核心要点,涵盖信息真实性、平等就业、合同签订及权益保障等方面:
一、招聘信息真实性与合法性
-
如实告知义务
用人单位需在招聘阶段全面、真实地披露工作内容、薪资待遇、社保等关键信息,否则可能导致劳动合同无效或承担赔偿责任。
-
禁止虚假宣传与歧视性内容
招聘信息不得夸大或虚假宣传,且不得基于民族、性别、宗教信仰、残疾、传染病携带者、农村户籍等因素进行歧视。
二、平等就业与特殊群体保护
-
平等就业权
用人单位必须为所有求职者提供公平的就业机会,不得因上述特殊群体身份设置歧视性限制。
-
特殊群体照顾
-
女性:除特定不适合岗位外,不得提高录用标准或限制婚育;
-
残疾人:不得歧视,应提供适配岗位;
-
农村劳动者:享有与城镇劳动者同等的劳动权利。
-
三、劳动合同签订与权益保障
-
书面合同要求
建立劳动关系后1个月内必须签订书面劳动合同,逾期未签需支付双倍工资。
-
禁止扣押证件与收费
用人单位不得扣押身份证、担保金等财物,否则需退还并承担罚款(每人500-2000元)及赔偿责任。
四、其他法律要求
-
录用条件明确 :招聘条件需具体、合法,避免因模糊条款导致解除权争议;
-
传染病防控 :不得以病原携带者身份拒绝录用,但需在治愈前遵守特定岗位限制。
以上规定综合了《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等核心法律条款,确保招聘过程合法合规,保护劳动者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