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的房产必须是合法的,这是我国法律的核心要求。以下是具体分析:
一、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条,遗产必须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 个人合法财产 。房产属于被继承人合法拥有所有权的,才属于遗产范围。
二、合法财产的具体要求
-
合法性判定
-
财产来源必须合法,如通过买卖、赠与等合法途径取得,非法所得(如盗窃、诈骗所得)不得继承。
-
产权清晰,例如小产权房、农村购房等法律不承认的房产,虽可能已支付房款,但因缺乏产权证,仍无法合法继承。
-
-
共有财产需分割
- 夫妻共有、合伙共有等财产,需先进行析产,将个人份额单独确认,才能作为遗产继承。
三、特殊情况说明
-
无产权房产继承 :若房产无产权证,但已签订购房合同并支付大部分房款,可视为合法拥有,可依法继承。
-
死亡时间推定 :若多人同时死亡,法律推定无其他继承人者先死亡,或长辈先死亡,避免重复继承。
四、继承顺序
法定继承中,第一顺序继承人(配偶、子女、父母)优先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无权继承。
总结 :继承房产需满足合法性、产权清晰等条件,特殊房产需依法处理,共有财产需分割后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