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之魔童闹海》全球票房突破155亿元的“国漫神话”背后,隐藏着多家上市公司的资本盛宴。光线传媒作为主投主控方直接收割票房分账红利,万达电影凭借院线渠道稳赚排片收益,奥飞娱乐、泡泡玛特等则通过IP衍生品实现业绩爆发。这场现象级爆款的红利链,折射出中国影视工业化与IP商业化的成熟路径。
-
光线传媒:票房分账的最大赢家
作为《哪吒2》主出品方和发行方,光线传媒掌握票房分账核心话语权。按160亿元票房估算,其营收可分得40-48亿元,相当于2023年全年收入的3倍。公司股价短期内暴涨285%,市值突破千亿,印证了“爆款驱动型”影视公司的资本魅力。旗下彩条屋影业拥有哪吒IP长期开发权,衍生品合作(如联名盲盒5天售罄)进一步拓宽盈利边界。 -
万达电影:院线端的“躺赢”逻辑
凭借全国68家票房TOP100影城的渠道优势,万达电影在《哪吒2》50%以上的排片率中赚取稳定分账。春节档观影人次激增带动卖品收入增长,周边产品快速售罄更凸显非票业务潜力。轻资产模式下,院线龙头成为内容爆发的直接受益者。 -
奥飞娱乐与泡泡玛特:IP衍生品变现高手
奥飞娱乐通过持股动画制作公司切入哪吒IP供应链,儿童玩具预售额超3000万元;泡泡玛特联名盲盒创下秒罄纪录,验证了国漫IP的消费号召力。这类企业借助IP热度快速转化商业价值,形成“内容+消费”的协同效应。 -
幕后技术供应商的隐形机会
特效渲染公司瑞云科技(丝路视觉子公司)等技术支持方,随着国产动画工业化升级获得更多头部项目机会。这类企业虽不直接参与票房分账,但绑定爆款IP可提升行业地位与估值。
《哪吒2》的资本故事揭示了一个真理:在影视行业,头部内容永远是稀缺资源。对于投资者而言,押注爆款产业链需关注三点——主控公司的内容把控力、渠道方的排片话语权,以及衍生品企业的变现效率。未来,随着国产动画全球化进程加速,这条红利链或将继续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