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仲裁或诉讼
如果公司要裁员却拒绝赔偿,劳动者可以通过以下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一、确认辞退合法性
-
判断是否违法辞退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9-41条,违法辞退需符合以下情形之一:
-
未提前三十日书面通知或未支付代通知金;
-
未与工会协商或未依法向劳动部门报告;
-
以暴力、威胁或非法限制人身自由手段****;
-
未支付经济补偿金或赔偿金。 若公司不符合上述情形,则属于违法解除,需支付赔偿金。
-
-
明确补偿标准
-
经济补偿(N) :按工作年限计算,每满1年支付1个月工资,不足1年按1年计算,不满6个月支付半个月工资;
-
赔偿金(2N) :违法解除需支付双倍经济补偿;
-
代通知金(+1) :未提前30天通知需额外支付1个月工资。
-
二、**步骤
-
收集证据
-
劳动合同、工资流水、社保记录、考勤记录等证明劳动关系;
-
辞退通知(书面/录音/聊天记录);
-
协商沟通记录(邮件/会议纪要)。
-
-
协商无果时申请仲裁
-
向当地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提交仲裁申请,需在1年内提出;
-
仲裁庭将审理双方争议,作出裁决。
-
-
诉讼途径
-
若对仲裁结果不服,可在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法院可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如冻结公司账户、责令支付赔偿金等。
-
三、其他注意事项
-
工会介入 :若公司拒绝协商,可向工会申请介入,工会可提供法律支持和帮助;
-
时效性 :仲裁申请需在1年内提出,诉讼需在仲裁结束后2年内提出;
-
赔偿金计算 :月工资按劳动者上年度平均工资计算,若高于地区平均工资3倍则按3倍标准计算,且年限最高12年。
通过以上步骤,劳动者可有效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避免因公司违法辞退而遭受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