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法律规定,员工即使自离,仍有权获得应得的工资。用人单位需全额支付员工离职前的全部薪资,不得克扣或拖欠。
1. 自离后工资发放的依据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50条规定,用人单位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需一次性结清劳动者的工资。这意味着,员工自离后,公司需依法支付其实际工作期间的工资。
2. 工资结算的时间要求
工资支付需及时完成,不得拖延。自离后,用人单位应在合理时间内完成工资结算,否则可能面临法律责任。
3. 工资发放的法律后果
若用人单位未按规定支付工资,劳动者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要求支付工资及赔偿金。
4. 工资计算方式
工资计算需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薪资标准,并结合实际工作时间进行结算。若合同未明确约定,则按照公司规章制度或行业标准执行。
总结
自离后,员工有权获得工资,用人单位需依法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如遇拖欠工资的情况,可依法维护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