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单方面调岗降薪是否违反劳动法?关键看两点:是否与员工协商一致,以及是否具备合法依据。若未经协商或缺乏合理理由(如员工不胜任、经营客观变化等),则构成违法;反之,若劳动合同明确约定或企业能举证必要性,则可能合法。
-
协商一致是核心原则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变更劳动合同内容(如岗位、薪资)需双方协商一致。企业单方强制调岗降薪且未与员工达成协议的,属于违法行为。例如,某科技公司因未协商直接降薪,被判支付赔偿金3万元。 -
合法调岗降薪的例外情形
- 员工不胜任工作:若员工经考核或培训仍无法胜任原岗位,企业可依法调整岗位及薪资,但需提供充分证据(如考核记录)。
- 经营客观变化:如部门撤销、业务调整等重大变化导致原岗位无法存续,企业可协商调岗或依法解除合同,但需提前30日通知或支付补偿金。
-
企业滥用权力的法律风险
若调岗降薪带有歧视性(如针对孕期女职工)或明显不合理(薪资骤降超40%),员工可主张违法并索赔工资差额、经济补偿等。法院通常要求企业举证调整的合理性,否则承担不利后果。
总结:企业调岗降薪并非绝对违法,但必须遵循“协商+合法依据”双重要求。劳动者遇此情况应积极沟通、保留证据,必要时通过仲裁或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