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公司恶意降薪调岗被迫离职时,劳动者有权依法**,核心应对策略包括:拒绝签字、留存证据、协商调解、申请仲裁或诉讼,并可能获得经济补偿金或赔偿金。
-
拒绝签字并保留证据
公司单方面调岗降薪需双方协商一致,若未达成一致,劳动者应书面拒绝签字,并通过邮件、录音、工资条等留存证据。例如,公司取消打卡权限或移出工作群时,可每日到岗记录并要求恢复原岗位。 -
优先协商与调解
与公司沟通要求恢复原薪资岗位,若协商无果可向工会或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调解灵活高效,第三方介入可能促成和解,避免冗长法律程序。 -
申请劳动仲裁
仲裁是法律**关键步骤,需提交劳动合同、降薪通知等证据。若公司存在未缴社保、克扣工资等行为,劳动者可依据《劳动合同法》第38条主张经济补偿(N倍月薪),或要求补足工资差额。 -
诉讼作为最终手段
对仲裁结果不满可向法院起诉。例如,案例中员工因公司单方降薪且未缴社保胜诉,获15个月工资补偿(平均工资×工作年限)。
提示:**过程中务必保持冷静,避免旷工或被抓住把柄;选择法律途径时,经济补偿与赔偿金(2N)需根据实际情况权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