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法行为,需赔偿
单位在未与员工协商一致的情况下调岗降薪且不解除劳动关系,通常属于违法行为,员工可通过以下方式**:
一、调岗降薪的合法性要求
-
协商一致原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变更劳动合同内容(包括岗位、薪资等)需与劳动者协商一致,且应以书面形式进行。
-
无合法理由的调岗降薪
若单位未提供合法依据(如岗位调整符合生产经营需要、员工能力不足等),单方面调岗降薪属于不按劳动合同履行义务,可能被认定为违法行为。
二、员工**途径
-
协商解决
建议员工首先与单位沟通,明确表达拒绝态度,并要求恢复原岗位或薪资待遇。部分情况下,双方可达成书面协议。
-
收集证据
保留调岗降薪通知、邮件、录音等书面或口头证据,证明单位未依法履行协商义务。
-
申请劳动仲裁
若协商失败,员工可向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确认调岗降薪违法,并主张恢复原岗位、薪资及赔偿。仲裁时效通常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益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
要求赔偿
-
若单位因违法调岗降薪直接解除劳动合同,需按《劳动合同法》支付赔偿金,即经济补偿金的两倍;
-
若单位以其他理由(如绩效问题)解除劳动合同,仍可能因调岗降薪的违法性而影响赔偿计算。
-
三、注意事项
-
避免自动离职 :即使单位未直接开除,违法调岗降薪仍可能迫使员工主动辞职,但员工有权拒绝此类不合理要求;
-
保留证据时效 :劳动争议仲裁时效为1年,超过时效可能影响仲裁结果,因此需及时**。
通过以上途径,员工可有效维护自身权益,避免因单位违法行为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