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中介进厂被开除时,首先要保留劳动合同、工资记录等证据,明确被开除原因是否合法,并尽快联系中介和劳动部门**。
-
确认开除原因是否合法
工厂开除员工需符合《劳动合同法》规定,如严重违纪、能力不足经培训仍不合格等。若因工厂无故裁员、歧视或中介未履行承诺导致开除,可依法**。 -
收集并保存关键证据
保留与中介的协议、工厂的劳动合同、考勤记录、工资条、开除通知等材料,必要时录音或保存聊天记录,作为**依据。 -
联系中介协商解决
若中介承诺的薪资、岗位与实际不符,或未缴纳社保等,需与其沟通要求补偿或重新安排工作。中介拒绝配合时,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 -
向劳动部门申请仲裁
携带证据到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提交申请,要求工厂或中介支付赔偿金、补发工资等。仲裁通常免费,处理周期约45天。 -
警惕“黑中介”陷阱
部分中介以高薪诱骗工人,实际克扣工资或随意开除。入职前需核实中介资质,签订书面协议,避免口头承诺。
遇到开除问题需冷静处理,通过合法途径维护权益,同时选择正规中介避免后续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