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工做不满7天不给工资是违法行为。无论工作时间长短,只要劳动者实际提供了劳动,用人单位就必须支付相应工资,这是《劳动法》和《工资支付暂行条例》的明确规定。即使合同中约定“干不满7天不发放工资”,该条款也因违法而无效。劳动者可通过协商、投诉或劳动仲裁**。
-
法律明确保障劳动报酬权:我国法律规定,工资必须按约定日期支付,且不得以工作天数不足为由克扣。小时工属于非全日制用工,工资结算周期不得超过15天,但即便只工作1小时,也应足额支付报酬。
-
“干不满7天无工资”条款无效:用人单位此类单方规定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即使写入合同亦属无效。劳动者无需履行违法条款,可直接主张应得工资。
-
**途径清晰有效:若遭遇欠薪,建议分三步处理:
- 协商:优先与用人单位沟通,要求按实际工时结算;
- 投诉: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提交证据(如工牌、考勤记录等)投诉;
- 仲裁:若调解无果,申请劳动仲裁,仲裁结果具有法律强制力。
-
注意保留证据:保留劳动合同、工资条、工作记录等,证明劳动关系及工时。电子证据(如聊天记录、排班表)同样有效。
遇到此类侵权时,劳动者应果断**。法律对小时工的保护与全日制员工完全一致,任何拒付工资的行为均需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