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中介骗去工厂上班后报警是有用的,尤其是涉及诈骗金额较大或存在虚假承诺时,警方会依法受理并调查。关键点在于及时保留证据(如合同、转账记录、聊天截图)并迅速报案,同时可结合劳动监察、工商投诉等多渠道**。
-
报警的法律依据与效果
若中介以虚假招聘信息骗取钱财或克扣工资,金额超过3000元即构成诈骗罪,警方必须立案。即使未达立案标准,报案记录也能作为后续劳动仲裁或民事诉讼的有力证据。 -
**前的证据准备
保留所有与中介的沟通记录(微信、短信、录音)、劳动合同(或口头协议证明)、工资转账凭证、工厂考勤记录等。这些材料能清晰还原被骗经过,提高追责成功率。 -
多渠道并行处理
- 劳动部门投诉:拨打12333或向当地劳动监察大队举报中介违规行为,要求追讨欠薪或赔偿。
- 工商举报:通过12315投诉中介公司资质问题,若其无照经营或超范围招聘,可能被吊销执照。
- 民事诉讼:证据充分时可起诉中介要求退费或赔偿,法院判决后可通过强制执行挽回损失。
-
警惕二次诈骗与拖延陷阱
部分中介可能以“私下和解”为由要求撤诉,但需坚持待警方或劳动部门处理完毕后再协商。切勿轻信“关系疏通”等说辞,避免再次被骗。
总结:遭遇中介诈骗需果断行动,报警是核心手段,但需配合证据收集与其他行政投诉。越早启动法律程序,追回损失的可能性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