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员工怀孕期间公司不能随意解雇,这是法律明确规定的劳动者权益保护条款。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解除劳动合同。若企业违法解雇,员工可主张赔偿金并要求恢复劳动关系。以下是关键点解析:
-
法律明确禁止解雇孕期员工
孕期、产期、哺乳期(简称“三期”)女职工受特殊保护,企业不得以不胜任工作、经济裁员等理由解除合同。即使劳动合同到期,也需顺延至哺乳期结束。 -
例外情形仅有严重违纪或失职
若员工存在严重违反公司制度(如旷工、营私舞弊)或给单位造成重大损失,企业可依法解除合同,但需承担举证责任。 -
违法解雇的后果
员工可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诉,要求继续履行合同或支付赔偿金(2倍经济补偿)。部分地区还支持孕期工资、精神损失等额外赔偿。 -
企业合规操作建议
合理安排孕期工作(如减轻劳动强度、避免夜班),协商调岗需双方同意。产假工资需按标准发放,不得克扣。
遇到孕期解雇,建议保留证据(如解聘通知、工作记录)并及时**。劳动监察部门与工会均可提供协助,确保女职工合法权益不受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