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公司辞退员工时,必须当日结清工资,且不得以任何理由拖欠或克扣。若公司未按法律规定支付工资,属于违法行为,员工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一、法律依据
- 工资支付规定:根据《劳动合同法》第50条,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一次性付清劳动者工资。如果未及时支付,则违反法律规定。
- 违法辞退赔偿:若公司辞退员工未依法支付工资,还可能涉及违法解除劳动合同,需支付经济补偿金。根据《劳动合同法》第87条,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标准为经济补偿金的二倍。
二、解决措施
- 协商解决:首先与公司进行沟通,了解未支付工资的具体原因,尝试协商解决。
- 劳动仲裁:如果协商无果,可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提交相关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条等)。
- 法律诉讼:仲裁结果不满意或公司不履行仲裁裁决,可向法院提起诉讼,依法追讨工资及赔偿金。
三、注意事项
- 保留证据:如工资条、劳动合同、与公司沟通的记录等,这些是**的重要依据。
- 时效性:劳动仲裁的申请时效为一年,超过时效将丧失胜诉权,需及时采取行动。
四、总结
被辞退时公司未结清工资,员工应立即依法**。通过协商、仲裁或诉讼等途径,可追回被拖欠的工资并获得相应赔偿。建议劳动者在入职时仔细阅读劳动合同,了解自身权益,避免类似纠纷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