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退休制度从啥时间开始

工人退休制度从1978年开始实施

历史沿革

  • 1978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原则批准了《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该办法于1978年6月2日由国务院颁发,标志着中国工人退休制度的正式建立。
  • 2024年9月13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国务院关于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办法》,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原《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中有关退休年龄的规定不再施行。

现行政策

  • 2025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用十五年时间,逐步将男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从原六十周岁延迟至六十三周岁,将女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从原五十周岁、五十五周岁分别延迟至五十五周岁、五十八周岁。
  • 2030年1月1日起,将职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最低缴费年限由十五年逐步提高至二十年,每年提高六个月。

弹性退休制度

  • 2025年1月1日起,职工达到国家规定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最低缴费年限,可以自愿选择弹性提前退休,提前时间最长不超过三年,且退休年龄不得低于女职工五十周岁、五十五周岁及男职工六十周岁的原法定退休年龄。
  • 2025年1月1日起,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所在单位与职工协商一致的,可以弹性延迟退休,延迟时间最长不超过三年。

特殊工种提前退休

  • 国家规范完善特殊工种等提前退休政策。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等国家规定的特殊工种,以及在高海拔地区工作的职工,符合条件的可以申请提前退休。

病残津贴制度

  • 2025年1月1日起,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员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前因病或者非因工致残经鉴定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可以申请按月领取病残津贴。

通过这些政策的调整,中国工人退休制度将更加适应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促进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工人退休制度从啥时间开始》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3084969.html

相关推荐

新的退休规定从啥时候开始

​​新的退休规定将于2025年1月1日正式实施,核心变化包括:男性职工退休年龄从60岁逐步延迟至63岁,女性职工从50岁/55岁分别延迟至55岁/58岁,并允许弹性提前或延后退休(最长不超过3年)。​ ​ ​​渐进式延迟退休​ ​ 改革分15年逐步推进,男性职工每4个月延迟1个月退休,原50岁退休的女性职工每2个月延迟1个月,原55岁退休的女性职工与男性同步调整。例如

2025-05-14 会计考试

最早的退休制度是哪一年

我国最早的退休制度可追溯至 1951年 ,具体信息如下: 制度确立时间 1951年2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正式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这是新中国第一部包含退休制度的综合性福利法规,标志着工人退休制度的全面建立。 制度内容与特点 适用对象 :主要针对工人职员,涵盖国营、公私合营等企业单位。 待遇形式 :采用“退职养老”模式,退休后按月领取养老金,替代了此前的一次性发放。

2025-05-14 会计考试

新办法退休从哪年开始

​​2025年1月1日起,我国正式实施弹性退休新办法,职工可在法定退休年龄基础上自愿选择提前或延迟退休,​ ​ ​​提前最长不超过3年,延迟最长不超过3年​ ​,且退休年龄不得低于原法定退休年龄(男60岁/女干部55岁/女职工50岁)。新政策将退休年龄从刚性节点变为弹性区间,兼顾个人意愿与单位需求,同时逐步提高养老金最低缴费年限至20年。 ​​弹性退休的核心规则​ ​ 职工满足最低缴费年限后

2025-05-14 会计考试

养老退休制度是哪年开始的

‌中国的养老退休制度最早可追溯到1951年实施的《劳动保险条例》,标志着现代退休保障体系的正式建立。 ‌这一制度通过国家统筹、企业分担的模式,为职工提供退休后的基本生活保障,并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完善覆盖范围和待遇标准。 ‌制度起源(1951年) ‌ 1951年政务院颁布《劳动保险条例》,首次明确规定职工退休条件及养老金发放标准,覆盖国营、公私合营企业职工,男性退休年龄为60岁,女性为50岁

2025-05-14 会计考试

中国的退休制度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1951年 中国的退休制度始于1951年,具体发展历程如下: 制度确立阶段(1951年) 1951年2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这是中国第一部全面规范退休制度的福利型法规。该条例规定男性职工60岁、女性工人50岁退休,特殊工种可提前5年退休。 政策完善阶段(1953年及以后) 1953年1月2日,政务院修订《劳动保险条例》,将退休年龄标准明确为“周岁”

2025-05-14 会计考试

我国退休制度从哪年开始实施

我国退休制度从1951年开始实施,这是由当时政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确立的,该条例首次对职工的退休条件、退休金发放等进行了明确规定。 一、1951年:退休制度的初步建立 1951年的《劳动保险条例》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劳动保险的法规,其中明确规定了职工的退休条件,包括年龄和工龄要求。当时,退休制度主要针对企业职工,旨在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但尚未覆盖全体劳动者。 二、1978年

2025-05-14 会计考试

中国干部退休制度从哪年开始执行

中国干部退休制度正式建立于​​1982年​ ​,其核心标志是中共中央颁布的《关于建立老干部退休制度决定》。​​这一制度彻底废除了领导职务终身制,推动了干部队伍年轻化,成为改革开放初期组织建设的里程碑​ ​。以下是关键要点: ​​历史背景与紧迫性​ ​ 改革开放初期,干部队伍严重老化问题突出。1979年数据显示,中央机关部级干部平均年龄达64岁,省委书记中60岁以下仅2名

2025-05-14 会计考试

延迟退休实施方案官方最新消息

​​2025年起,我国将正式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男性职工退休年龄逐步延迟至63周岁,女性职工分别延迟至55周岁或58周岁,并同步推行弹性退休制度和缴费年限调整​ ​。这一改革旨在应对人口老龄化、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同时通过小步调整和分类推进降低社会影响。 ​​渐进式调整具体规则​ ​:从2025年1月1日起,男性职工法定退休年龄每4个月延迟1个月,15年内从60周岁逐步延至63周岁

2025-05-14 会计考试

延迟退休最新政策细则1977年前

‌1977年前出生人群的延迟退休最新政策细则已明确:1972年及以前出生的女性职工、1967年及以前出生的男性职工仍按原年龄退休,不受延迟政策影响;1973-1977年出生的女性将逐步延退,每年延迟3个月,男性1968-1977年出生者统一至65岁退休。 ‌ ‌1972年/1967年前出生者“老办法”不变 ‌ 女性职工1972年及以前出生、男性职工1967年及以前出生的人员

2025-05-14 会计考试

延迟退休最新消息来了

延迟退休最新政策已明确:2025年起逐步实施,男女退休年龄最终统一至65岁,采取“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原则,兼顾不同群体需求 。 政策核心内容 延迟退休将分阶段推进,每年延迟2-4个月,避免“一刀切”。到2045年,男女退休年龄同步达到65岁,同时允许个人根据健康或职业特殊性申请提前退休,体现灵活性。 实施背景与必要性 人口老龄化加剧和养老金支付压力是主因。当前劳动力供需失衡

2025-05-14 会计考试

新中国户口制度从哪年开始

新中国户口制度正式建立于1958年,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的颁布为标志,但户籍管理的雏形可追溯至1950年的《特种人口管理暂行办法》和1951年的《城市户口管理暂行条例》。 早期探索(1950-1955年) 1950年公安部发布《特种人口管理暂行办法》,首次对重点人口进行管理;1951年《城市户口管理暂行条例》统一城市户口登记,涵盖出生、死亡、迁移等事项

2025-05-14 会计考试

中国的双休制度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中国的双休制度从1995年5月1日 开始实施。这一制度的确立,标志着中国劳动者每周工作时间从过去的六天缩短至五天,每天工作八小时,每周总工时不超过40小时。 一、双休制度的实施背景 在1995年之前,中国实行的是单休制度,每周工作六天,每天工作时间长达八到十小时。这种高强度的劳动模式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持续了四十年,劳动者普遍缺乏足够的休息时间。直到改革开放后

2025-05-14 会计考试

新的退休政策2025年开始79年的

​​2025年起,我国将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核心变化包括:法定退休年龄分阶段延迟、弹性退休机制落地、养老金缴费年限逐步提高。​ ​ 1979年出生的职工将成为首批受新政策影响群体,男性退休年龄从60岁逐步延至63岁,女性从50/55岁延至55/58岁,同时可选择提前或延迟最多3年退休。 ​​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 ​ 男性职工原60岁退休,2025年起每4个月延迟1个月,最终延至63岁

2025-05-14 会计考试

中国退休制度从何开始

中国的退休制度‌始于1951年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的颁布为标志,‌首次确立企业职工退休保障体系 ‌,成为新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里程碑。 核心发展历程 ‌1951年奠基 ‌ 首部劳动保险条例明确:男性职工60岁、女性50岁退休,按工龄发放养老金,覆盖国营、公私合营企业,奠定“单位保障”模式。 ‌1978年改革定型 ‌ 《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细化退休年龄

2025-05-14 会计考试

中国哪一年开始发放退休金

1951年 中国退休金制度的历史发展可总结如下: 全国性退休制度建立 1951年2月26日,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从1951年3月1日起实施,标志着全国性退休制度的正式建立。该条例覆盖城镇职工,规定男60岁、女50岁退休,退休金按原工资的35%-60%发放。 早期探索与制度雏形 1948年东北解放区已颁布《东北公营企业战时暂行劳动保险条例》

2025-05-14 会计考试

中国哪年开始实行退休制度

中国的退休制度正式建立于​​1951年​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例》的颁布为标志,​​首次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企业职工的退休保障体系​ ​。1955年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的退休制度也通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休处暂行办法》得以明确,形成了覆盖全民的退休制度框架。 ​​1951年企业退休制度诞生​ ​:政务院颁布的《劳动保险条例》首次规定铁路、邮电等行业职工的退休条件,男性60岁

2025-05-14 会计考试

特殊工种正常退休能折算工龄吗

特殊工种正常退休时,其工龄能否折算需分情况讨论,具体如下: 1991年底前从事特殊工种的年限可折算 若职工在1991年底前因从事井下、高温、低温、有毒有害等特殊工种工作,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其工作年限可按比例折算工龄。例如: 井下/高温/低温:每工作1年折算1.25年(1年3个月); 有毒有害:每工作1年折算1.5年(1年6个月)。 1992年1月1日后从事特殊工种的年限不折算

2025-05-14 会计考试

河南省特殊工种工龄折算取消了吗

​​河南省特殊工种工龄折算已取消,且全国范围内自2000年起建立个人账户后均不再执行工龄折算政策。​ ​当前特殊工种退休仅保留提前5年退休的权益,但折算工龄的“隐形福利”已成为历史。以下是关键点解析: ​​政策取消的核心依据​ ​ 根据2000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职工从事特殊工种的作年限折算工龄问题的函》,建立个人账户后(河南省一般为1995年后),特殊工种工作年限在养老金计发时不再折算工龄

2025-05-14 会计考试

退休时特殊工种工龄怎么折算

从事特殊工种的员工在退休时,工龄折算规则因政策调整而有所不同。以下是详细说明: 1. 政策背景 根据国家政策,自2011年1月1日起,从事特殊工种工作的年限不再进行工龄折算。这意味着,退休时特殊工种的工龄折算政策已发生重大变化。 2. 具体规则 折算取消 :目前,特殊工种的工龄不再按比例折算为更长的年限。例如,过去井下或高温工作的1年可折算为1年3个月,但这一规则已不再适用。 养老金计算依据

2025-05-14 会计考试

特殊工种折算工龄退休待遇

特殊工种折算工龄的退休待遇主要涉及工龄折算规则、养老金计算及提前退休条件,具体如下: 一、工龄折算规则 折算标准 井下/高温 :每满1年折算1.25年(1:1.25比例),最多折算5年。 有毒有害 :每满1年折算1.5年(1:1.5比例),最多折算5年。 高空/特别繁重体力劳动 :不折算工龄,但可提前退休。2. 多工种叠加原则 若同时从事多个特殊工种,按 取高限原则 计算

2025-05-14 会计考试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