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1赔偿规则是指在特定情况下,用人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合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的基础上,额外支付一个月工资的补偿规则。这一规则的核心在于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特别是在用人单位未能提前30天通知劳动者解除合同的情形下。
1. 适用范围
N+1赔偿规则仅适用于以下三种法定情形:
- 医疗期满不能工作: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无法继续工作;
- 不胜任工作:劳动者不能胜任当前工作,经过培训或调整岗位后仍无法胜任;
- 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
2. 计算方式
- N的含义:劳动者每工作一年,用人单位需支付一个月工资作为经济补偿金。若工作满六个月但不满一年,按一年计算;若不满六个月,则支付半个月工资。
- +1的含义:在上述三种情形下,若用人单位未提前30天通知劳动者解除合同,则需额外支付一个月工资作为代通知金。
3.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明确规定,在符合上述三种情形之一且未提前30天通知劳动者的情况下,用人单位需支付经济补偿金(N)和代通知金(+1)。这一条款旨在平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权益,确保劳动者在合同解除后能够获得合理的经济补偿。
4. 注意事项
- N+1赔偿规则与2N赔偿规则(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不能兼得。用人单位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用。
- 在计算经济补偿金和代通知金时,应以劳动者解除或终止合同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为标准,而非单月工资。
总结
N+1赔偿规则是劳动法中保护劳动者权益的重要条款,适用于特定情形下的合同解除。用人单位需严格按照法律规定支付补偿,以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者也应了解相关权益,确保自身利益不受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