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于2020年5月28日由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并于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作为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它涵盖7编1260条,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和“新时代人民权利的宣言书”。2025年5月正值民法典颁布五周年,也是我国第五个“民法典宣传月”。
民法典的颁布标志着我国民事法律体系的里程碑式整合,取代了此前分散的民法通则、婚姻法、合同法等九部单行法。其核心亮点包括:
- 全面保障民事权利:从胎儿权益保护到网络虚拟财产,覆盖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等,明确侵权责任与救济途径。
- 回应社会热点问题:禁止物业以停水停电催缴费用、完善高空抛物责任追究、将性骚扰认定范围扩展至文字图像等。
- 确立六大基本原则:平等、自愿、公平、诚信、公序良俗及绿色原则,贯穿各编内容,体现法治与德治结合。
当前,民法典已成为公民日常生活的权威指南,无论是婚姻家庭、合同签订还是遗产继承,均可从中找到依据。学习民法典不仅是法律遵从的需要,更是维护自身权益的重要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