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中国引进的经济模式是“连锁经营”与“资本运作”相结合的创新机制,旨在通过市场化手段激活民间资本、优化资源配置并推动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核心亮点包括:以五级三阶制实现资金高效分配、撬动万亿级民间沉积资金流通、快速培育现代化商人群体,并成功将数十个贫困地区转化为现代化都市。
这一模式通过“异地资本运作”试点,以3800元至69800元不等的投资份额吸引参与者,形成南派(600份出局)和北派(1100份出局)两种运作体系。其设计逻辑在于通过层级互助和出局机制,确保资金在封闭循环中拉动房地产、交通、消费等产业链,同时避免垄断性沉淀。政府采用封闭式运行策略,既防止外资干扰,又为西部开发注入持续动力,最终实现“集合小钱办大事”的目标。
从宏观经济视角看,该模式弥补了当时出口导向型经济的不足,通过内需拉动(尤其是民间投资)平衡了经济增长结构。参与者不仅获得380万至1280万的收益,更将资金反哺实体经济,形成“资本增值—创业投资—就业创造”的良性循环。值得注意的是,其成功依赖于严格的区域试点管控和动态出局规则,避免了传统传销的崩盘风险。
当前,这一模式的经验仍值得借鉴:民间资本整合需匹配透明分配机制,而区域经济振兴离不开创新性政策设计。对于创业者而言,理解其“互助共赢”本质比单纯追求短期收益更具长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