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级政府可以制定地方规章

在中国,只有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以及设区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有权制定地方规章。‌ 这一权限源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明确地方规章的制定主体需符合特定行政级别且遵循法定程序。地方规章主要用于执行法律、行政法规或地方性法规,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具体事务。

地方规章的制定主体权限

  1. 省级人民政府
    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是制定地方规章的核心主体,权限覆盖全省范围。例如,北京市政府可针对城市交通或环境保护出台规章,适用于全市行政区域。

  2. 设区的市和自治州人民政府
    2015年《立法法》修改后,设区的市(如地级市)和自治州政府也被赋予规章制定权,但需报省级人大常委会批准。这类规章通常聚焦本地特色事务,如旅游资源管理或文化遗产保护。

  3. 权限限制与层级差异
    县级及以下政府无权制定地方规章,其规范性文件不属于规章范畴。地方规章不得与上位法冲突,且效力低于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

地方规章的核心作用与实践要求

  • 法定程序保障合法性
    制定地方规章需经过立项、起草、征求意见、合法性审查、集体审议、公布等流程,确保内容合法、程序合规。
  • 针对性解决地方问题
    地方规章往往针对区域发展需求,例如沿海城市出台渔业管理细则,经济特区制定创新激励政策。
  • 动态调整与监督机制
    规章实施后需定期评估,省级政府有权撤销下级政府的不适当规章,维护法制统一。

地方规章是地方治理的重要工具,其制定权限严格限定于特定层级政府。了解这一规则有助于公众监督行政行为,确保政策合法有效。涉及具体规章适用时,建议结合官方文件和专业法律意见综合判断。

本文《哪级政府可以制定地方规章》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3137351.html

相关推荐

有违法记录的人普遍吗

​​在中国,有违法记录的人并不普遍,但具体比例因统计口径不同存在差异。​ ​ 关键数据亮点 :​​过去十年每万人中约61人曾因犯罪被批捕​ ​,​​轻罪案件占比高达90%​ ​,而​​治安违法记录的影响范围更广​ ​,部分群体可能因轻微违规面临长期限制。 ​​刑事犯罪比例较低但影响深远​ ​ 根据官方数据,2013-2023年检察机关批捕858万人,相当于每万人中61人有犯罪记录

2025-05-15 资格考试

吸毒记录消除新规

吸毒记录消除新规的实施为戒毒人员提供了一定程度的改过自新的机会,但需要满足严格条件。以下是具体内容和相关规定的详细说明: 1. 新规背景与适用条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戒毒条例》第七条,吸毒人员需完成三年以上的戒毒治疗,并保持无复吸行为,才有资格申请撤销动态管控。这三年期间,需接受公安机关的监督,包括定期尿检和社区戒毒管理。如果符合条件,吸毒人员可以向当地禁毒部门申请降低管控等级或解除管控。 2

2025-05-15 资格考试

呼吁违法记录消除制度

违法记录消除制度:为改过自新者重启新生的希望 违法记录消除制度,是指对曾经违法犯罪但已履行法律责任、改过自新者,依法按程序消除其违法犯罪记录,使其在升学、就业、生活等方面不受歧视的制度。这一制度的建立,不仅能为曾经的违法犯罪者提供改过自新的机会,更能彰显法律的公正与社会的包容。 1.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违法记录消除制度能够有效减少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对于曾经的违法犯罪者而言

2025-05-15 资格考试

轻微犯罪记录消除最新政策

​​2025年最新轻微犯罪记录封存政策已全面落地,符合条件的犯罪记录可“隐形化”,免除前科报告义务,助力改过者回归社会。​ ​核心亮点包括:​​覆盖判3年以下轻罪​ ​(如醉驾、小额盗窃)、​​排除危害国家安全等重罪​ ​、​​需通过社区考察期​ ​,且​​封存后不影响子女政审​ ​,但司法机关办案仍可调取。 我国轻微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借鉴了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经验,但范围扩展至成年人

2025-05-15 资格考试

违法记录消灭制度最新进展

​​违法记录消灭制度正迎来重大变革,核心亮点包括:轻罪封存试点扩大、考察期机制完善、消除范围向行政违法延伸,旨在平衡社会安全与个体发展权。​ ​ 随着犯罪结构轻罪化趋势明显,我国正通过立法调整减少“一错定终身”的负面效应,但制度落地仍面临公众接受度与执行细则的挑战。 当前制度允许符合条件的轻微犯罪记录在1-3年考察期后封存,开具《无犯罪记录证明》。行政违法领域

2025-05-15 资格考试

轻微违法记录消除制度

‌轻微违法记录消除制度 ‌是指对情节轻微、未造成严重社会危害的违法行为,在符合法定条件时允许当事人申请清除相关违法记录的法律机制。‌关键亮点 ‌包括‌修复个人或企业信用 ‌、‌激励主动改正行为 ‌、‌简化消除流程 ‌以及‌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 ‌适用情形 ‌上,该制度通常针对首次违法、非主观恶意且未引发实际损害的轻微行为。例如,商户因疏忽未及时办理行政备案但已主动补正

2025-05-15 资格考试

违法记录影响子女政审吗

违法记录可能会影响子女的政审,尤其是刑事犯罪记录,但具体情况需视记录类型和政审单位的要求而定。 影响情况 刑事犯罪记录 :如果父母有刑事犯罪记录,通常会对子女报考公务员、征兵、军校、警校、国企等单位产生较大影响,可能导致政审不通过。 一般行政违法记录 :如果父母仅有一般行政违法记录,通常对子女的政审影响不大。 特殊岗位 :如报考公安机关、监狱机关等特殊岗位,政审要求更为严格

2025-05-15 资格考试

违法记录消除制度有可能被推行吗

​​违法记录消除制度有可能被推行,但需满足严格条件且范围有限。​ ​ 关键点包括:​​法律程序合规性​ ​、​​社会公共利益平衡​ ​、​​个案审查机制​ ​以及​​国际经验参考​ ​。 ​​法律程序合规性​ ​是制度推行的基础。消除记录必须通过司法或行政程序确认,避免权力滥用。例如,轻微犯罪或过失行为可能成为试点对象,但暴力犯罪等严重行为通常排除在外。 ​​社会公共利益​ ​需优先考量

2025-05-15 资格考试

违法记录为什么一辈子不能消除

​​违法记录之所以一辈子不能消除,核心原因在于其法律严肃性、社会警示作用及特殊职业限制。​ ​ 这些记录作为司法机关对个人违法事实的客观认定,具有终身存档的法律效力,旨在维护司法权威、预防再犯,并对特定行业从业者形成约束。 ​​法律严肃性与司法权威​ ​ 违法记录是对违法行为的法律认定,一经形成即代表国家司法机关的权威结论。若随意消除,将破坏法律程序的严谨性,削弱司法公信力。例如

2025-05-15 资格考试

谁可以制定政策

政策的制定者通常包括政府机构、立法机关和特定情况下的国际组织。 政府机构 政府机构是政策制定的主要参与者。它们负责管理国家的不同方面,包括经济、社会和环境政策。这些机构通常由民选官员领导,他们代表人民的利益来制定政策。 立法机关 立法机关,如议会或国会,是制定法律和政策的关键机构。它们通过审议和批准法律来影响政策方向,这些法律可以涵盖从税收到环境保护的各种主题。 国际组织 在全球化时代

2025-05-15 资格考试

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制定

​​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是依法行使行政管理权的重要工具,其核心在于确保合法性、程序严谨性及内容实用性。​ ​ 这类文件通常以“办法”“规定”等名称出现,涉及城乡建设、生态保护等民生领域,需严格遵循立项、起草、合法性审查等流程,并不得增设行政许可或减损公民权益。 ​​制定主体与权限​ ​ 省级和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可制定地方政府规章,县级及以上政府及其部门可发布规范性文件

2025-05-15 资格考试

县级政府可以发命令吗

​​县级政府依法有权发布行政命令,但需严格遵循法定权限和程序​ ​。根据《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县级人民政府作为地方行政机关,可依法制定行政措施、发布决定和命令,但​​不得超越法律授权范围​ ​,且​​命令内容需符合上级法规​ ​。 ​​法律依据明确​ ​:县级政府发布命令的职权直接来源于宪法和地方组织法,具体包括执行本级人大决议、上级行政机关决定

2025-05-15 资格考试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采取等方式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采取规划引导、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土地供应、行政审批简化等方式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 ​ 这些措施通过资源调配和政策倾斜,有效激发市场活力,优化产业结构,同时保障公共服务均衡发展。 ​​规划引导​ ​:通过制定产业布局、城乡发展等专项规划,明确重点扶持领域,避免资源重复投入。例如,划定高新技术开发区或生态保护区,引导资本和人才定向流动。 ​​财政补贴​ ​

2025-05-15 资格考试

县级政府可以制定规章

‌县级政府无权独立制定地方政府规章,但可通过规范性文件细化执行上级规定,或在法定授权下行使特定管理权 ‌。这一权限受层级立法体制严格限制,需与省级规章及行政法规保持一致,且不得设定减损公民权利或增加义务的条款。 (1)‌法律权限的层级限制 ‌ 根据《立法法》,仅有省级和设区的市级政府具备规章制定权。县级政府未被赋予独立立法权限,其主要职责为执行上级法规政策。例如,某县针对环保领域出台的管理措施

2025-05-15 资格考试

市政府有权制定规章吗

市政府有权制定规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组织法》的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拥有制定规章的权力。 1. 规章制定的法律依据 地方政府规章的制定需依据《规章制定程序条例》以及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这些规章旨在规范地方事务,保障法律在地方的有效实施。 2. 规章制定的范围与权限 市政府制定规章的范围包括地方性事务的管理、服务和社会治理。例如

2025-05-15 资格考试

市政府规章和部门规章哪个效力高

​​市政府规章和部门规章的效力等级相同,二者属于同一位阶的法律规范,仅在各自权限范围内施行。若发生冲突,需由国务院裁决。​ ​ ​​法律位阶的明确规定​ ​ 根据《立法法 》,部门规章(如国务院各部委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与地方政府规章(包括市政府规章)具有同等效力,不存在上下级关系。例如,教育部制定的部门规章与上海市政府的规章在效力上平等,但分别适用于全国教育系统和上海市行政区域。

2025-05-15 资格考试

部门规章和政府规章的区别

​​部门规章和政府规章的核心区别在于制定主体和适用范围:部门规章由国务院下属部委制定,适用于全国性行业管理;地方政府规章由省级或市级政府制定,仅约束本行政区域。​ ​两者的效力等级相同,但调整对象和立法权限存在显著差异。 ​​制定主体不同​ ​ 部门规章的制定主体是国务院各部委及直属机构(如教育部、市场监管总局),依据法律或行政法规行使行业管理权

2025-05-15 资格考试

市政府制定的规章叫什么

市政府制定的规章称为‌地方政府规章 ‌或‌市人民政府规章 ‌,是市级行政机关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结合本地实际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具有法律约束力。其核心特点包括‌层级性、地域性、实操性 ‌,内容涵盖公共服务、城市管理、环境保护等社会生活领域。 ‌法律依据与制定权限 ‌ 地方政府规章的制定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明确规定设区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可根据本地实际需要,在城乡建设与管理

2025-05-15 资格考试

市政府可以制定地方规章吗

​​市政府有权制定地方规章,但需遵循法定权限和程序,且内容限于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特定领域​ ​。地方政府规章的制定需以法律、行政法规或地方性法规为依据,不得随意减损公民权利或增加义务,并需经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后公布实施。 ​​制定主体与权限​ ​ 根据《立法法 》,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设区的市、自治州政府可制定规章,但设区的市仅能针对城乡建设、环境保护

2025-05-15 资格考试

地级市政府能制定规章吗

地级市政府可以制定规章,但需遵循严格的权限范围和程序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和《规章制定程序条例》,地级市政府制定的规章主要涉及城乡建设与管理、生态文明建设、历史文化保护、基层治理等领域,且不得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相抵触。 一、地级市政府制定规章的权限范围 执行上位法 :地级市政府可以依据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制定具体实施办法,以细化上位法的要求。 规范地方事务

2025-05-15 资格考试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