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我国职工带薪年休假天数明确规定为: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享5天,满10年不满20年享10天,满20年享15天,国家法定节假日和休息日不计入年假。企业未安排休假的需按日工资300%支付报酬,且休假权益受常态化监督保障。
-
年假天数与工龄挂钩:职工累计工作时间(含不同单位经历)决定年假长度,最短5天、最长15天,确保不同阶段劳动者均能充分休息。例如,刚入职但累计工龄满1年的员工即可享受5天年假。
-
跨年度安排与补偿机制:企业因生产需要可跨1年安排休假,但需职工同意;若无法安排,必须按3倍日工资补偿。日工资计算标准为企业职工月均工资除以21.75天,事业单位按年收入除以261天。
-
监督与政策强化:2025年《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明确将年假执行纳入工会监督重点,人社部门加强检查,鼓励“年假+小长假”连休模式,同时严查违法延长工时行为。
-
特殊情形排除条款:职工若当年请事假超20天且未扣工资,或病假累计达2-4个月(按工龄分段),则不再享受当年年假,避免制度滥用。
合理规划年假既能保障劳动者权益,也能促进消费市场活力。建议职工留存工龄证明、工资流水等材料,遇权益纠纷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仲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