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劳务派遣用工比例不得超过企业用工总量的10%,这是为防止企业滥用派遣制规避责任的核心条款。关键要点包括:①比例计算以"用工总量"为分母;②违反比例将面临整改或罚款;③2014年修订后要求"三性岗位"(临时性/辅助性/替代性)才可派遣。
以下是具体解析:
-
比例计算标准
10%上限按"用工总量"计算,即劳动合同工+派遣工的总和。例如企业有900名正式工,则派遣工最多100名(100/1000=10%)。分子分母均包含全日制、非全日制及劳务派遣人员。 -
法律后果
- 超比例企业需在人社部门责令下限期整改
- 逾期不改正的按每人5000-10000元罚款
- 劳务派遣单位需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
岗位限制
派遣仅适用于三类岗位:- 临时性:存续不超过6个月
- 辅助性:非主营业务岗位(如安保/保洁)
- 替代性:因员工休假/培训等临时顶岗
-
特殊行业例外
建筑、家政等行业可协商特殊比例,但需通过集体合同向劳动部门备案。
提示:企业可通过转正优秀派遣工、调整用工结构等方式合规。劳动者若发现违规,可向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并主张同工同酬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