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广西单招志愿填报时间为4月8日10:00至4月10日10:00。
具体时间安排
- 填报开始时间:2024年4月8日10:00。
- 填报结束时间:2024年4月10日10:00。
注意事项
- 志愿填报时间结束后,考生将无法修改或补填志愿,请务必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操作。
- 确保个人信息准确无误,避免因信息错误影响录取结果。
温馨提示
建议考生提前了解目标院校的招生政策及专业设置,合理规划志愿填报方案,以提高录取成功率。如有疑问,可随时关注“广西招生考试院”官网或咨询相关招生机构。
2024年广西单招志愿填报时间为4月8日10:00至4月10日10:00。
建议考生提前了解目标院校的招生政策及专业设置,合理规划志愿填报方案,以提高录取成功率。如有疑问,可随时关注“广西招生考试院”官网或咨询相关招生机构。
广西新高考志愿并非完全采用顺序志愿 ,而是混合模式 :平行志愿为主 (如本科普通批)、单志愿为辅 (如特殊类型批),投档规则因批次而异 。 平行志愿模式 适用于本科普通批、高职高专普通批等主流批次,遵循“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原则。考生可填报多个院校专业组志愿,系统按分数从高到低依次检索,投档成功后不再检索后续志愿,大幅降低高分落榜风险。 单志愿模式 仅限特殊类型批(如高校专项、公费师范生)
根据广西单招报名规则,高考报名时未选择分类考试(如高职院校单独招生)的考生, 无法参加2025年广西单招 。以下是具体说明: 一、报名前提条件 必须完成普通高考报名 广西单招要求考生先参加普通高考全国统考或单独考试报名,未完成报名的考生无法获得单招资格。 时间节点限制 单招报名通常在每年4月下旬进行(如2025年4月24日),错过报名截止时间将无法参加当年度单招。 二、错过报名的后果
根据广西高考志愿填报的相关规则和流程,关于“保存”与“提交”的关系,综合权威信息说明如下: 一、保存与提交的核心关系 保存即生效 在广西高考志愿填报系统中, 保存操作即视为志愿提交 ,系统会自动保存当前填报内容。未保存的志愿将不会被系统识别为有效填报。 多次修改规则 考生可在截止日期前进行多次修改,但 以最后一次保存的志愿为准 。例如,若在填报过程中修改了志愿,需点击“提交保存”确认修改生效
高考填志愿时间晚上是可以的,但需注意系统开放时段和网络稳定性 。各省填报系统通常24小时开放,但建议避开高峰期(如深夜或凌晨)以确保操作流畅。关键点包括:系统稳定性、截止时间、信息核对 ,避免因网络延迟或操作失误影响志愿提交。 系统开放时间 大多数省份的高考志愿填报系统全天开放(如8:00-22:00),但部分可能限制夜间访问,需提前查看本省教育考试院通知。例如
2025年广西高考报名时间已经确定,考生需要在 2025年10月15日至10月31日 期间完成报名,逾期将无法补报。 报名截止时间为10月31日24:00 ,请各位考生务必在此之前完成所有报名流程。以下是关于2025年广西高考报名时间和截止时间的详细说明: 1.报名时间安排2025年广西高考报名工作将于10月15日正式开始,持续至10月31日结束。这段时间内
广西2024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已于7月21日 开始,并于8月17日 结束。录取工作分为多个批次进行,包括本科提前批、本科普通批、高职高专提前批和高职高专普通批等。具体的录取时间如下: 第一批高考录取时间 本科普通批 :预计将于7月21日 开始录取。 请注意,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的录取时间可能会因年份和实际情况有所调整,建议关注广西招生考试院网站发布的最新公告,以获取最准确的录取时间信息
6月25日至7月3日 广西2024年高考志愿填报时间安排如下: 一、填报时间分段 本科提前批、高职高专提前批 填报时间 :2024年6月25日15:00至29日10:00 注意事项 : 每天23:00-次日3:00为系统维护时间,该时段禁止填报; 部分批次可能预留征集志愿时间,具体以录取时官方公告为准。 其他批次 填报时间 :2024年6月29日15:00至7月3日10:00 注意事项
广西考生在志愿填报完成后,通常需等待4-7天即可查询录取结果。 2025年高职单招/对口志愿填报时间为4月11日至13日,正式录取时间为4月17日至23日 ,结果于4月24日10:00开放查询。若未被录取,可参与4月24日至25日的征集志愿填报,其录取结果最晚于4月27日公布。 志愿填报后,录取流程严格按批次进行。退役军人单招批、高职单招批、高职对口招生批依次投档
广西高考报名官方指定APP为“广西普通高考信息管理平台”,支持Android和iOS系统下载,提供报名、缴费、志愿填报等一站式服务。 考生需通过扫描广西招生考试院官网的二维码或应用商店搜索安装,若手机端操作受限可切换电脑端完成报名。 核心功能与下载方式 该APP集报名、现场确认、缴费、志愿填报于一体,考生需通过广西招生考试院官网(https://www.gxeea.cn
2025年广西高考报名费用一般多少? 2025年广西高考报名费用根据不同的考试类型有所不同: 文化统考考生 : 报名费:30元/人。 考试费:在高职院校单独招生录取结束后,按自治区价格主管部门及财政部门规定的标准收取。 参加分类考试招生但不参加统考的考生 : 报名费:30元/人(高职院校面向退役军人单独招生免收报名费)。 全区体育统考 : 报名费:35元/人。 测试费:30元/人·科。
高考错过正式报名仍有机会补报,但需满足省级教育考试院规定的条件且补报时间有限 。例如广东省2025年高考补报名时间为2月17日至19日,其他省份也可能安排类似补报窗口。补报范围通常排除已结束的专项考试(如体育、艺术统考) ,且需提交真实材料并通过资格审核。 补报名资格 :需符合高考基本条件(如户籍、学历要求),但部分考试类型(如“3+证书”考试)不纳入补报
高考补报名是每年都会有的,但具体规定和时间需要根据省教育考试院网站的公告来确定。以下是关于错过高考补报名后的应对措施: 关注官方信息 :密切关注所在省份教育考试院或招生考试机构发布的最新通知和公告,了解是否还有后续的补报名机会或其他相关安排。 考虑其他途径 :如果确实错过了高考补报名且所在省份明确不再组织补报名,可考虑参加成人高考、自学考试、网络教育等其他类型的学历提升考试
福建高考错过报名时间可以补报!2025年补报名拟于4月下旬进行,符合条件的考生需抓紧完成“网上报名+现场确认”两个阶段。 补报名对象明确 :三类人群可申请——高职分类招考未被录取且符合高考条件者、学籍新转入的应届生、因特殊原因错过报名的其他人员。户籍要求严格,需符合首次登记在闽(身份证号“35”开头)等条件。 时间节点关键 :补报名分两阶段: 网上报名
可以 根据广西高考报名政策,普通社会考生在符合条件的前提下是可以补报高考的,但需注意以下事项: 一、补报名条件 错过首次报名的考生 因特殊原因未能在2024年10月完成报名的考生,可申请补报名。 特殊类型考生 包括因病无法参加报名、家庭突发情况、学籍在区外的广西户籍考生因资格审核未通过、参加全国或国际体育大赛、退役军人等。 二、补报名时间与流程 时间安排 2025年补报名时间为
广西省2025年高考报名截止时间 : 网上报名截止时间 :2024年10月31日17:30。 现场确认截止时间 :与网上报名期间同步,具体时间由各县(市、区)招生考试机构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自行安排,请考生关注各县(市、区)招生考试机构公告。 补报名时间 :2025年2月24日至26日17:30,逾期不再办理补报名和确认。 报名对象 参加统考的考生 :包括文化统考(全国统考、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
根据广西2025年高考报名政策,错过首次报名时间的考生仍有机会参加高考,但需注意以下事项: 一、补报名时间与流程 补报名时间 因特殊原因错过2024年10月报名的考生,可于 2025年2月24日至26日17:30 进行网上报名并现场确认。 补报名方式 电脑端 :登录“广西招生考试院”网站,通过“2025年高考网上报名系统”完成报名; 手机端
关于2024年高考报名补报的问题,需根据考生所在省份的具体政策判断。以下是综合信息后的 一、补报名资格与条件 省份差异 并非所有省份都提供补报名服务。例如湖南、河北等省份明确表示“报名结束后原则上不再接受补报名”。 允许补报的省份包括四川、福建、吉林等,但需关注本省最新通知。 时间限制 补报名通常在原报名截止时间后1-2个月进行,例如: 黑龙江省:2024年2月21日至27日; 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西对口报名确实存在补报名机制,但具体安排需根据当年官方通知为准。以下是综合相关信息后的说明: 一、补报名资格条件 基本要求 需符合广西普通高考报名条件,包括年龄、户籍、学籍等基本要求。 特殊情况处理 若因特殊原因错过2024年10月普通高考报名,可关注2025年2月24日至26日17:30的补报名通知(针对2024年漏报考生)。 2023年未报名的考生需等待2024年普通高考录取后
广西高考填报志愿需要锁定 ,这是一个关键步骤,直接影响到考生能否顺利进入心仪的大学和专业。志愿锁定不仅能防止志愿被篡改,还能确保考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志愿填报,避免因操作失误而错失录取机会。以下是关于广西高考志愿锁定的几个重要方面: 1.志愿锁定的必要性:防止志愿被篡改:在高考志愿填报过程中,锁定志愿可以有效防止他人恶意篡改考生的志愿信息,确保考生的真实意愿得到体现。避免操作失误:志愿锁定后
广西考生参加高考确实具备一定优势,主要体现在少数民族加分政策、国家专项计划倾斜、录取分数线相对较低 等方面。以下从三大核心优势展开分析: 少数民族加分政策 广西作为少数民族自治区,壮族、瑶族等少数民族考生可享受5-20分的高考加分(具体根据地区与民族认定),叠加使用后最高可累计20分。这一政策直接提升考生投档竞争力,尤其在本科批次录取中优势显著。 国家专项计划覆盖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