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现行劳动法律法规,两三个月发一次工资在一般情况下是不正常的,但需结合合同约定判断。具体分析如下:
-
法律依据
《劳动法》明确规定工资应当按月支付,且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支付周期不得低于每月一次。若合同明确约定两三个月发放工资,则需以合同约定为准,但此类约定可能被认定为违反劳动法强制性规定。
-
合同约定的优先性
若劳动合同中明确约定了两三个月发放工资(如年薪制),且该约定不违反《工资支付暂行规定》(如遇节假日提前支付),则可视为合法。但此类约定需以书面形式存在,并明确支付周期、日期及结算方式。
-
违法风险与**途径
若无合同约定或合同违反法律规定,用人单位每两三个月发放一次工资属于拖欠工资,劳动者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提起劳动仲裁,要求按每月至少支付一次工资。若用人单位恶意拖欠工资,可能面临刑事责任。
建议 :签订劳动合应明确约定工资支付周期(建议按月支付),并保留书面证据。若遇工资延迟支付,优先通过协商解决,协商无果可依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