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法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工资发放的合法性需结合劳动合同约定和法律规定综合判断,具体分析如下:
一、法律对工资支付的基本要求
-
按月支付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明确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 按月 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且不得克扣或无故拖欠。
-
支付形式
工资必须以货币形式支付,不得以实物、有价证券等替代货币形式。
二、特殊情况下的工资支付安排
-
合同约定
若劳动合同中明确约定工资分两次支付(如每两个月发放一次),且不违反其他法律规定,则该约定合法。例如,技术类岗位因项目周期较长,经双方协商确定分阶段支付报酬是允许的。
-
实际支付频率
即使合同未明确约定,法律也要求 至少每月支付一次 。若实际支付频率低于每月一次(如两个月一次),则可能被认定为 无故拖欠工资 ,劳动者可依法**。
三、违法情形的后果
若用人单位未按照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支付工资,劳动者可采取以下措施:
-
协商解决 :与用人单位协商补发工资;
-
劳动仲裁 :向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支付拖欠工资及赔偿金;
-
法律诉讼 :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在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四、注意事项
-
工资构成 :工资应包含基本工资、奖金、津贴等所有应得部分,均需按时支付;
-
代发工资 :可通过银行代发或委托亲属代领,但需提前通知劳动者。
上班两个月发一次工资的合法性取决于劳动合同的约定 。若合同明确约定且不违反法律规定,则可能合法;若未约定或约定每月支付,则属于违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