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两个月没发工资,建议尽快采取行动维护自身权益。关键点包括:①拖欠工资属违法行为;②长期拖欠可能影响生活保障;③需保留证据依法**;④根据实际情况决定离职时机。
-
法律定性
我国《劳动法》明确规定工资应按月支付,最长延期不得超过30天。用人单位无故拖欠工资属于违法行为,劳动者有权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 -
风险影响
• 经济压力:连续欠薪可能导致房贷、社保等断缴风险
• 心理负担:长期焦虑可能影响工作效率和健康
• 隐性风险:企业持续欠薪可能是经营恶化的信号 -
**步骤
① 收集证据:保留劳动合同、考勤记录、工资条等
② 书面催告:通过邮件/书面形式要求公司限期支付
③ 法律途径: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交仲裁申请(时效1年)
④ 特殊情况:若公司濒临破产,可申请财产保全 -
离职决策参考
• 建议立即离职的情况:公司明确拒绝支付、已停止运营
• 可暂缓离职的情况:企业给出书面补发方案并有担保措施
• 过渡期建议:在职期间可投递简历,但避免旷工等违规行为
遇到欠薪问题需果断处理,拖延可能扩大损失。优先通过法律渠道追讨工资,同时根据公司实际经营状况评估职业去留,必要时可寻求专业律师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