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两个月才发一次工资是否犯法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若未与劳动者协商一致且无特殊情形则违法,若双方协商一致等特殊情况则可能合法。
上班两个月发一个月工资是否合法取决于是否符合约定或法定条件。若劳动合同或规章制度明确规定工资支付周期为两个月且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同时用人单位按时足额发放工资,则这种安排可能被认定为合法。但如果没有事先约定,或用人单位单方面改变工资支付周期导致劳动者权益受损,则属于违法行为。
正常情况下,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七条,工资应按月支付,至少每月支付一次。若用人单位无故拖延工资发放周期,例如将工资支付周期延长至两个月且未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能违反工资支付的及时性原则,侵害劳动者权益。例如,原本应每月5日发放的工资被推迟至第三个月才发放,这种行为明显不符合法律规定。
即便用人单位因生产经营困难、资金周转问题需要延迟发放工资,也应在履行法定程序后进行,且延期时间通常不得超过一个月。例如,某些特殊行业可能存在两个月发薪的行业惯例,但用人单位仍需保障劳动者权益不受损害,并确保工资按时足额发放。若用人单位未遵守这些规定,劳动者可通过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申请劳动仲裁等法律途径**。
值得注意的是,若劳动合同中明确约定工资支付周期为两个月且双方协商一致,则这种安排可能被视为合法。但即便如此,用人单位仍需严格按照约定的时间和方式支付工资,不得克扣或无故拖欠。
若用人单位长期未依法支付工资,劳动者可要求其限期支付,逾期不支付的可依法加付赔偿金。劳动者也可通过劳动仲裁等途径维护自身权益,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拖欠工资及相应补偿。用人单位应严格遵循劳动法律法规及合同约定,按时足额支付工资,以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