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月的工资拖到第三个月发放属于违法行为,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工资应按月支付,无故延迟至第三个月属于拖欠工资,劳动者有权投诉或申请仲裁**。
-
法律明确规定工资支付周期: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月薪制的单位应在次月内结清上月工资。若1月工资拖到3月发放,已超出法定支付周期,构成违法拖欠。
-
例外情形需协商一致:仅在特殊情况下(如经营困难),经与工会或职工协商并公示后,可适当延长支付周期,但需保障劳动者基本生活。即便如此,延迟至第三个月仍可能被认定为违法。
-
劳动者**途径:遭遇拖欠时,可先与用人单位协商;若无效,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要求补发工资及赔偿(应付金额50%~100%的赔偿金)。
-
企业风险提示:拖欠工资不仅面临行政处罚,还可能被法院判付经济补偿金。例如,有案例显示公司因延迟2个月发工资被判赔员工4.6万元。
总结:工资延迟至第三个月发放通常违法,劳动者应保留证据积极**,企业需严格遵守支付周期以避免法律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