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签合同、工时争议、社保纠纷
关于员工劳动关系问题,综合法律实践中的常见情况,可归纳为以下几类:
一、劳动合同相关问题
-
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未签订书面合同,或签订劳务合同替代劳动合同,导致劳动关系难以认定。
-
合同条款违法
-
试用期工资低于最低工资标准或合同约定工资的80%;
-
合同中排除劳动者基本权益条款(如社保、加班费等)。
-
二、工时与报酬问题
-
工时制度违规
未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导致工时认定争议,或超时工作未支付加班工资;
实习生、兼职人员与正式员工同工不同酬。
-
报酬计算错误
基础工资与绩效工资比例不当,或奖金、津贴未依法发放。
三、社保与福利问题
-
社保缴纳缺失
企业未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养老、医疗、工伤等),或缴费基数低于法定标准;
福利待遇(如年假、节日福利)未兑现。
-
工伤与医疗纠纷
工伤认定争议、医疗费用报销不及时,或用人单位拒绝承担工伤责任。
四、劳动关系解除与终止问题
-
违法解除/终止
未提前30天通知或支付代通知金,或以威胁、暴力手段解除劳动关系;
福利待遇(如经济补偿金)计算错误或拒绝支付。
-
竞业限制与保密协议纠纷
竞业限制范围过宽、期限过长,或保密协议违反公平原则。
五、其他常见问题
-
主体资格争议
-
非法人组织、未注册公司是否具备用工资格;
-
外国企业分支机构、分公司与员工关系认定。
-
-
劳务派遣滥用
以劳务派遣形式规避用工责任,或派遣员工从事高危工作未购买相应保险。
法律救济途径
-
协商与调解 :通过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或第三方机构协商解决;
-
仲裁与诉讼 :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不服可提起诉讼;
-
关注时效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时效为1年,诉讼时效为3年。
建议劳动者遇到问题时,及时收集证据(如工资条、劳动合同、工时记录等),并咨询专业律师维护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