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产业项目涵盖农业升级、三产融合、生态保护、数字赋能等多领域,重点包括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数字农业试点等九大类政策扶持项目,通过财政支持、科技驱动和业态创新推动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
-
现代农业产业园与田园综合体
以“三园一体”(现代农业产业园、科技园、创业园及田园综合体)为核心,推进一二三产融合,打造产业链示范园区。例如,建设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整合种植、加工、旅游功能,提升附加值。 -
农产品加工与冷链物流
支持合作社发展保鲜、分级、包装等初加工设施,完善田头预冷、冷链物流体系,解决农产品损耗问题。中央财政专项扶持加工示范县和产业强镇建设。 -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
盘活闲置农房资源,开发乡村民宿、康养基地等业态,推动“农业+文旅+教育”融合。重点布局草原天路、黄河生态带等区域,形成特色旅游集群。 -
数字农业与智慧乡村
开展大田种植、畜禽养殖数字化试点,建设全产业链大数据平台。推广“互联网+农产品”出村工程,完善电商物流基础设施。 -
生态循环与废弃物利用
整县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发展秸秆综合利用、生态种养等项目,降低面源污染,实现绿色生产。 -
新型经营主体培育
扶持家庭农场、合作社示范社,通过土地托管、联耕联种等服务带动小农户,政策补贴与带动效益挂钩。 -
特色种养与乡土产业
因地制宜发展优质林果、中药材、特色养殖等,形成“一村一品”格局。例如,沙棘深加工、光伏+农业等创新模式。 -
农村双创与服务业升级
鼓励返乡创业,发展共享农庄、创意农业,培育社会化服务组织,提供生产托管、品牌营销等支持。
提示:乡村振兴项目需结合地方资源禀赋,优先申报政策扶持方向,注重联农带农机制与可持续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