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被转入新单位时,劳动合同的处理需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主要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一、劳动合同合并计算工龄
-
非因本人原因调动
若劳动者因公司合并、分立、组织委派等非个人原因被调至新单位,原工龄与新单位工龄应合并计算。例如:原公司工作5年,调至新公司后工作3年,经济补偿按8年计算。
-
劳动合同主体变更
若仅因公司名称、法定代表人等非工作内容变更导致劳动合同主体转移(如公司合并),原合同继续有效,无需重新签订,工龄自然延续。
二、重新签订劳动合同
-
协商一致变更
若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原合同并签订新合同,通常需支付经济补偿金(按原合同解除情形计算),但工龄可能不合并计算。
-
公司单方面操作风险
若公司通过频繁更换单位、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等手段试图清零工龄,可能违反法律规定。例如:
-
避免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以规避解雇义务;
-
通过转移劳动关系制造时效抗辩(如在新单位工作满1年后主张原单位时效)。
-
三、注意事项
-
书面协议 :建议通过三方协议明确工龄承继、工资待遇等事项,避免纠纷;
-
**途径 :若公司拒绝协商或违法操作,可通过劳动仲裁或诉讼维护权益。
以上内容综合了《劳动合同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确保处理流程合法合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