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签合同干了七天不给钱可依法**,关键**步骤包括收集证据、协商沟通、行政投诉、劳动仲裁及司法起诉。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未签订书面合同不影响劳动关系认定,劳动者仍有权索要劳动报酬及双倍工资差额。
一、法律依据与权益确认
- 劳动关系认定
• 工资转账记录、考勤表、工作服、工牌等实物证据均可作为劳动关系凭证
• 微信/短信工作指令、监控录像等电子证据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 法定权益范围
• 7天工资按实际出勤天数计算(日薪=约定月薪÷21.75天)
• 可主张未签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差额(入职次月起计算)
二、四级**路径
- 协商优先
• 携带考勤记录等证据与负责人面谈
• 协商过程建议录音,明确约定支付期限 - 行政投诉
• 拨打12333劳动保障热线或通过"全国根治欠薪线索反映平台"在线举报
• 劳动监察大队应在5个工作日内立案调查 - 劳动仲裁
• 准备仲裁申请书、身份证复印件、证据清单(一式三份)
• 仲裁时效为离职后1年内,7日薪案件适用简易程序(45日内结案) - 法院诉讼
• 对仲裁结果不服可15日内向法院起诉
• 诉讼阶段可申请财产保全冻结用人单位账户
三、证据链构建要点
- 核心证据
• 每日工作记录(含具体时间段、工作内容)
• 同事证人证言(需2人以上作证) - 辅助证据
• 工作场所定位打卡记录
• 工作成果物(如制作的文件、服务对象评价) - 电子证据固化
• 使用"权利卫士"等APP进行区块链存证
• 公证处出具电子数据保全证书
**过程需注意:① 主张工资时同步要求出具离职证明 ② 仲裁阶段可申请免费法律援助 ③ 警惕用人单位"试工期无薪"等违法说辞。建议在权益受损30日内启动法律程序,避免证据灭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