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法、失职、影响职业发展
入职时工资造假是严重违规行为,具体危害及后果如下:
一、法律风险
-
刑事犯罪
伪造工资流水可能涉及伪造公司印章罪、买卖公文罪或伪造证据罪,根据《刑法》相关规定,可能面临刑事处罚。
-
民事责任
若因虚假工资导致公司损失,需承担赔偿责任。
二、职业发展阻碍
-
信任破裂
诚信是职场关系的基石,工资造假会严重损害雇主信任,导致晋升机会断绝。
-
背景调查失效
现代企业普遍通过社保缴纳记录、银行流水等核查薪资真实性,伪造记录易被识破。
-
长期影响
即使暂时获得更高薪资,未来求职时造假记录可能被其他雇主查询,形成“污点”。
三、道德与职业规范
工资造假违背诚实、公平的职业道德,可能引发行业声誉受损,甚至被行业协会或监管部门处罚。
四、其他潜在风险
-
合同无效 :若以欺诈手段入职,劳动合同可能被认定为无效,需赔偿损失。
-
薪资调整受限 :未来薪资增长可能受限,因公司无法准确评估真实能力。
建议 :入职时应提供真实信息,若对薪资有疑问,可与公司协商明确薪资结构,避免因小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