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签劳动合同怎么赔偿的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未签劳动合同的赔偿需满足以下条件及计算方式:

一、赔偿条件

  1. 用人单位过错

    需证明未签合同是因用人单位拒绝或拖延导致,而非劳动者主动拒签。

  2. 时间范围

    • 1个月至1年 :支付双倍工资(入职第2个月起算,最长11个月)。

    • 满1年 :视为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仅需支付前11个月的双倍工资。

二、赔偿计算方式

公式 :月工资×2×工作月份数(最高11个月)

  • 工资基数 :实际发放工资(含基本工资、奖金、津贴等),需扣除已支付部分。

  • 示例 :月薪8000元,工作9个月未签合同,赔偿为8000×2×(9-1)=12.8万元。

三、时效要求

需在争议发生之日起 1年内 申请劳动仲裁,超期可能丧失胜诉权。

四、特殊情况处理

  1. 劳动者拒签合同 :若劳动者明确拒绝签订,用人单位可终止劳动关系且无需赔偿,但需支付应得工资。

  2. 欺诈或胁迫 :若补签过程存在欺诈或胁迫,劳动者仍可主张赔偿。

五、**途径

  1. 协商解决 :与用人单位沟通补签合同并补偿权益。

  2. 仲裁或诉讼 :协商无果可申请劳动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可向法院起诉。

提示:收集证据(工资流水、考勤记录、同事证言等)是**关键。

本文《不签劳动合同怎么赔偿的》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2709756.html

相关推荐

未毕业签了劳动合同有效吗

未毕业签订的劳动合同在法律上是有效的,但存在一些限制条件。 1. 实习期与试用期的区别 在未毕业期间,学生通常处于实习阶段,而正式员工则可能有试用期。实习期主要针对在校学生,目的是提供实践机会,而试用期则是针对正式员工,用于评估其是否适合岗位。 2. 劳动关系的建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即使学生未毕业,只要开始为用人单位提供劳动,劳动关系即成立。 3.

2025-05-08 学历考试

大学生没毕业签劳动合同吗合法吗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大学生未毕业时签订劳动合同的合法性需分情况讨论,具体如下: 一、一般情况不合法 主体资格限制 未毕业的大学生仍属在校生,不具备《劳动法》规定的劳动合同主体资格,因此签订的劳动合同通常被认定为无效。 法律风险与备案问题 单位无法为在校生办理用工备案,也不能缴纳五险一金,导致劳动关系无法依法建立。 二、特殊情况下可能合法 勤工助学例外 若在校生以勤工助学为目的

2025-05-08 学历考试

没毕业没签劳动合同有双倍赔偿吗

​​没毕业没签劳动合同能否获得双倍赔偿,取决于是否构成劳动关系。若学生以就业为目的提供劳动、接受单位管理并获取报酬,即使未毕业也可能被认定为劳动关系,从而主张未签合同的双倍工资;反之,若属于实习或勤工俭学,则通常不适用。​ ​ ​​劳动关系的核心判定标准​ ​ 法院通常依据《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的通知》综合判断:是否具备主体资格、是否存在管理与被管理关系、劳动是否为单位业务组成部分。例如

2025-05-08 学历考试

没拿毕业证签劳动合同违法吗

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及相关法律规定,未获毕业证签订劳动合同的合法性需分情况讨论,具体如下: 一、一般情况不违法,但需签订三方协议 主体资格限制 在校生未取得毕业证前,不具备《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劳动合同主体资格,因此通常不能签订正式劳动合同。 替代协议形式 可以与用人单位签订三方就业协议或实习协议,明确劳动关系建立时间(一般为毕业后)及双方权利义务。 二、特殊情形可能涉及违法 直接签订劳动合同

2025-05-08 学历考试

劳动合同只让签个名怎么办

劳动合同只让签个名怎么办?劳动合同的签署需要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方协商一致,并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盖章才能生效。如果用人单位只要求劳动者签名而不盖章,劳动者可以要求补充盖章,以确保合同的完整性和法律效力。 解决方案: 要求补充盖章 :劳动者可以主动与用人单位沟通,要求在劳动合同上加盖单位公章或法定代表人/授权代表的签名,以完善合同签署流程。 保留证据 :如果用人单位拒绝盖章

2025-05-08 学历考试

在校生签劳动合同犯法吗

​​在校生签订劳动合同是否违法?​ ​ ​​关键结论:​ ​ ​​不违法,但需满足特定条件​ ​。我国法律并未禁止在校生签订劳动合同,只要符合劳动关系成立要件(如年满16周岁、以就业为目的、接受用人单位管理等),合同即合法有效。​​核心争议点在于是否构成劳动关系​ ​——勤工助学或短期实习通常不视为劳动关系,而以就业为目的的全职工作则受《劳动法 》保护。 ​​法律明确区分“勤工助学”与“就业”​

2025-05-08 学历考试

跟学生签劳动合同违法吗

不违法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与在校学生签订劳动合同的合法性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判断,主要分为以下情形: 一、一般情况(非全日制、兼职或实习) 不视为就业 在校生以学习为主,劳动合同若仅涉及勤工俭学、社会实践等非就业性质活动,则不视为建立劳动关系,无需签订劳动合同。 自愿签订 若双方协商一致且合同内容不违反法律规定,劳动合同是受法律保护的。 二、特殊情况(全职或影响学业) 全职工作

2025-05-08 学历考试

学校为了就业率让学生签劳动合同

‌学校强制学生签订劳动合同以提升就业率的现象,本质上是将就业压力转嫁给学生,通过虚假合同制造“高就业率”假象,既违反教育伦理也涉嫌数据造假。 ‌ 这种行为不仅损害学生权益,更扭曲了真实的就业市场反馈,导致教育资源错配。 ‌虚假就业数据的危害 ‌ 学校通过行政手段要求学生签署“假合同”,人为抬高就业率数据,掩盖真实就业困境。这种造假会误导教育政策制定,使专业设置、招生计划脱离市场需求

2025-05-08 学历考试

毕业了学校让签劳动合同

毕业了学校让签劳动合同是保障毕业生权益的重要步骤,关键在于确保合同内容完整(如期限、报酬、社保等)、避免空白合同签字,并明确劳动关系以防范纠纷。 权益保障的核心依据 劳动合同是证明劳动关系的法律文件,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工作内容、薪资、社保等),避免用人单位拖欠工资或逃避责任。若发生纠纷,合同是**最有力的证据。 签订时的注意事项 内容完整 :必须包含期限、岗位、报酬、社保等必备条款

2025-05-08 学历考试

学校让签劳动合同上传就业信息网

不影响应届生身份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搜索结果,学校要求签订劳动合同并上传就业信息网的行为对考公应届生身份的影响,可综合以下分析: 一、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 未实际就业的劳动合同无效 若签订劳动合同后未实际入职且单位未缴纳社保,该合同不构成真实就业关系,法律上不产生约束力。 档案与就业状态的关系 未就业状态下签订的劳动合同不会影响档案管理。若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或三方协议,档案仍会返回原籍

2025-05-08 学历考试

怎么签劳动合同才正规

签订正规劳动合同需遵循以下要点,确保法律效力和双方权益保障: 一、主体资格合法 用人单位 :需为依法成立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等,具备公章及法定代表人签字。 劳动者 :需达到法定就业年龄,具有劳动能力,以劳动收入为生活来源。 二、合同内容完整 必备条款 :包括用人单位信息、劳动者信息、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等(共9项)。 其他约定

2025-05-08 学历考试

没毕业的实习生签什么合同

没毕业的实习生通常应签订劳务合同或实习协议,而非劳动合同 ,因在校生不具备建立劳动关系的主体资格。但若以就业为目的且用人单位明知学生身份,部分情况下劳动合同可能被认定为有效。 劳务合同/实习协议 这是最常见的选择,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如实习内容、期限、报酬等,属于民事合同范畴,受《民法典》约束。用人单位应购买商业保险(如雇主责任险)保障实习生安全。 劳动合同的例外情况 若实习生即将毕业

2025-05-08 学历考试

没毕业签了劳动合同违法吗

没毕业的大学生签订劳动合同并不一定违法 ,关键在于大学生是否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以及劳动合同的内容是否符合相关法律规定。以下是详细解释: 1.大学生是否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18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如果大学生已经年满18岁,他们有权签订劳动合同。对于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

2025-05-08 学历考试

没毕业签了劳动合同能跑吗

未毕业签订劳动合同后, 不能擅自离职 ,需依法办理手续。以下是具体分析: 劳动合同效力问题 未毕业人员签订劳动合同可能因主体不适格(即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导致合同无效。但若合同签订后已毕业,或用人单位未主张合同无效,则可按约定或法律规定解除合同。 离职程序要求 提前通知 :需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试用期提前3日),并办理离职手续。这是法律规定的必要程序

2025-05-08 学历考试

没毕业签了劳动合同会怎么样

劳动合同无效,可能签订劳务协议 关于未毕业学生签订劳动合同的影响及法律后果,综合权威信息分析如下: 一、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 一般情况无效 未毕业学生不具备《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劳动合同主体资格(即非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因此签订的劳动合同通常被认定为无效。 特殊情形除外 若用人单位明知学生未毕业仍与其签订劳动合同,并实际履行用工行为(如发放报酬、提供劳动机会等)

2025-05-08 学历考试

没签合同怎么离职才正确

提前30天书面通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及相关法律规定,未签劳动合同的离职程序需注意以下要点: 一、离职通知的提出 书面通知的必要性 即使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仍需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离职意向。建议在离职申请中明确标注“因未签劳动合同”等关键原因。 提前通知期限 试用期员工 :提前三天书面通知即可离职。 正式员工 :需提前30天书面通知。 通知方式 当面递交

2025-05-08 学历考试

没毕业签劳动合同有风险吗

‌没毕业签劳动合同确实存在一定风险 ‌,主要体现在合同效力、权益保障和应届生身份三个方面。未取得毕业证的学生通常属于“在校生”,劳动关系可能被认定为无效,导致工资、社保等权益无法保障,还可能影响应届生求职优势。 ‌合同效力风险 ‌ 根据《劳动法》,劳动者需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未毕业学生可能被认定为“实习关系”而非劳动关系,若发生纠纷,劳动合同可能被判定无效,无法主张加班费、经济补偿等法定权益。

2025-05-08 学历考试

没毕业签订的劳动合同算吗

​​没毕业签订的劳动合同是否有效?关键看是否构成劳动关系!​ ​ ​​若以就业为目的、接受用人单位管理并获取报酬,即使未毕业也可能被认定为有效劳动关系;反之,勤工助学或教学实习则通常不成立劳动关系。​ ​ ​​劳动主体资格判定​ ​ 年满16周岁且具备劳动行为能力的大学生,若已完成主要学习任务(仅待毕业手续),即具备签订劳动合同的资格。法律未禁止在校生就业

2025-05-08 学历考试

未毕业大学生能入职并签订劳动合同吗

未毕业大学生能否入职并签订劳动合同?法律上并未明确禁止,但需结合实际情况区分劳动关系与劳务/实习协议。 核心在于是否具备劳动主体资格、是否影响学业以及用人单位的需求。以下是关键点分析: 法律允许但存在限制 根据《劳动法》,只要年满16周岁且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未毕业大学生可成为合法劳动者。但原劳动部规定,业余勤工助学不视为就业,通常不签劳动合同。临近毕业且教学计划已完成的学生

2025-05-08 学历考试

大学生在校期间可以签劳动合同吗

不可以 在校大学生能否签订劳动合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主要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一、一般情况(不视为就业) 根据《劳动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在校大学生若以 勤工俭学 形式参与工作,通常 不视为就业 ,因此 无需签订劳动合同 。这一规定源于原劳动部1995年的司法解释,明确将勤工俭学排除在劳动关系之外。 适用条件 :仅限利用业余时间进行非就业性质的活动(如家教、短期实习等)

2025-05-08 学历考试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