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中心课程理论的主要观点

​活动中心课程理论以儿童活动为核心,主张通过直接经验驱动学习,强调课程设计的心理化与跨学科综合,注重学生兴趣与个性化发展,但可能存在知识系统性不足的问题。​

  1. ​以儿童活动为中心​​:活动课程理论主张围绕儿童的兴趣、动机和真实需求设计课程内容,倡导从“做中学”,通过实践体验获取直接经验。例如,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选择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或劳动技术等课程形式,教师则作为引导者协助活动推进。

  2. ​课程组织心理学化​​:要求课程编排需符合儿童心理发展规律,而非严格遵循学科逻辑。例如,打破传统分科界限,将生物、物理等学科知识融入实验探究或项目实践中,使学习更贴近儿童认知能力。

  3. ​重视直接经验与个性化需求​​:理论强调通过真实情境中的体验活动(如种植、参观、设计)积累经验,弥补分科课程脱离现实生活的局限。课程教材需动态调整,以回应学生个体的生活经验与兴趣焦点。

  4. ​课程结构综合化​​:提倡课程综合化以应对复杂社会问题,如环境研究需融合地理、化学、伦理学等多领域知识。这种设计能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与社会责任感。

活动中心课程理论通过激活学生主体性与实践能力,为教育注入活力,但其弱化学科体系可能导致基础薄弱,需与传统学科课程互补实施,形成“做学结合”的平衡模式。

本文《活动中心课程理论的主要观点》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2758466.html

相关推荐

活动中心课程理论内容

活动中心课程理论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 ‌,强调‌实践性、互动性和个性化学习 ‌,通过‌项目制、协作式 ‌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主动探索能力。其理论内容主要围绕以下关键点展开: ‌学生主体性 ‌ 课程设计始终以学生的兴趣、需求和能力为基础,教师作为引导者而非主导者,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路径,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导向 ‌ 摒弃传统填鸭式教学,通过真实场景任务(如社区调研

2025-05-08 高考

活动课程主要人物

活动课程的主要人物是杜威 ,他被认为是活动课程的代表人物和理论奠基者。杜威强调以儿童为中心,主张通过活动和实践来促进学习,反对传统的学科中心课程。他的教育理念对现代教育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在学前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杜威的核心教育理念 以儿童为中心 :杜威认为,课程应以儿童的兴趣和需求为导向,而非以学科知识为核心。 活动与实践 :他主张通过动手实践和体验活动,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学习和成长

2025-05-08 高考

课程教学研究

​​课程教学研究的核心在于通过科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而符合Google EEAT标准的内容需体现真实经验、专业权威与用户价值。​ ​ 高质量内容需围绕教育实践展开,结合数据与案例,同时确保作者背景透明、信息可信,才能满足搜索引擎与用户的双重需求。 ​​经验优先,实践驱动​ ​ 课程教学研究内容需基于真实教学场景,例如分享课堂改进案例、学生反馈分析或跨学科融合的实操经验。避免泛泛而谈

2025-05-08 高考

课程与教学期刊官网

​​课程与教学期刊官网是获取教育研究资源的核心渠道,部分期刊提供投稿指南与在线系统,覆盖课程理论、教学方法、教材建设及教育技术革新等方向。​ ​ 课程与教学类期刊官网(如《课程·教材·教法》《开放教育研究》)是教育研究者、中小学教师及高校学者的核心资源平台。这类官网通常设有明确的栏目分类,例如课程改革、教材开发、教学技术创新等,便于用户精准查找内容。例如,《课程·教材·教法》作为初

2025-05-08 高考

课程理论施良方电子书

‌课程理论施良方电子书 ‌是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获取施良方课程理论的高效数字化资源,‌涵盖经典理论框架、实践应用案例及前沿发展动态 ‌,支持多终端便捷阅读与知识管理。以下从核心价值、内容特色及使用场景展开分析: ‌核心价值 ‌ 电子书整合施良方关于课程目标、内容组织与评价体系的系统性论述,‌突出“学生中心”和“社会需求”双维导向 ‌,帮助读者快速掌握课程开发的核心逻辑。其数字化形式便于标注

2025-05-08 高考

施良方对课程的定义六种

施良方将课程定义概括为六种关键类型 ,包括课程即教学科目、有计划的教学活动、预期的学习结果、学习经验、社会文化的再生产以及社会改造。这些定义从不同角度揭示了课程的本质与功能,为教育实践提供了多元化的理论框架。 课程即教学科目 :强调以学科知识为核心,将课程视为一系列教学科目的集合,注重系统化的知识传授。 课程即有计划的教学活动 :突出课程的设计性与组织性,涵盖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及评价的完整规划

2025-05-08 高考

在一定课程理论指导下

课程标准 在一定课程理论指导下,依据培养目标和课程方案,以纲要形式编制的关于教学科目内容、教学实施建议以及课程资源开发等方面的指导性文件是 课程标准 。以下是具体解析: 定义与性质 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的具体化,以纲要形式规定学科教学目标、内容结构、教学进度及评价建议,是教材编写、教学实施和考试命题的直接依据。 核心作用 作为国家管理课程的基础,用于衡量教学质量、指导课程资源开发及教材编写;

2025-05-08 高考

新课程强调哪些

新课程强调核心素养导向 、课程一体化设计 、传统文化与法制教育 ,以及学科实践与能力培养 。 1. 核心素养导向 新课程以核心素养为课程设计的核心目标,注重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语文课程强调“文化自信”,历史课程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文化观。 2. 课程一体化设计 新课程采用一体化设计理念,促进课程内容结构化,提升系统性。例如

2025-05-08 高考

施良方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施良方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围绕“目标、经验、组织、评估”四大核心展开,以科学化、系统化的方法论指导课程设计与教学实施,强调目标的实践导向、经验的主体性构建、组织的结构优化及评估的动态反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明确教育目标的核心地位​ ​ 施良方提出的课程原理首要是明确“学校应力求达到何种教育目标”,目标需涵盖学生行为改变的广度与深度,融合学情分析、社会需求及学科专家建议

2025-05-08 高考

新课程的理论基础

​​新课程的理论基础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经验整合与动态生成,其核心在于打破传统知识灌输模式,构建“儿童-生活-实践”三位一体的教育生态。​ ​ 这一理论体系通过重构课程观、学生观、知识观和学习观,推动教育从标准化向个性化、从被动接受向主动探究转变。 新课程的理论基础首先体现为​​生成的课程观​ ​,认为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与环境互动的动态系统,而非静态知识集合

2025-05-08 高考

活动课程代表人物是谁

杜威 活动课程的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 杜威 。以下是关键信息整合: 核心代表人物 杜威是活动课程(经验课程、儿童中心课程)的核心代表人物,他主张课程应围绕儿童兴趣和经验展开,反对传统学科中心主义。 理论基础 提出“三中心论”: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 强调“从做中学”,认为教育应通过实际活动促进认知发展。 其他相关人物 德国教育家 赫尔巴特 :传统教育学派的代表,主张以学科知识为核心。

2025-05-08 高考

活动课程论的代表人物

杜威 活动课程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 杜威 (John Dewey)。以下是相关信息的综合说明: 核心理论贡献 杜威是活动课程论的奠基人,他主张教育应以儿童为中心,通过实际活动促进认知和经验的发展。其核心观点包括: 儿童中心 :教育应围绕儿童的兴趣和需求展开,而非传统学科体系; 活动中心 :通过实践操作和体验活动实现学习,强调“做中学”; 经验中心 :认为知识来源于经验

2025-05-08 高考

综合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

​​综合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以赫尔巴特为核心,其“相关综合课程论”主张以道德知识整合学科,培养完整人格。​ ​ 这一理论经弟子齐勒发展为“中心统合法”,并深刻影响了裴斯泰洛齐的“经验综合课程”及现代STS课程等实践形态。 ​​赫尔巴特​ ​:作为系统论证课程综合化的先驱,提出教材应以德性为核心关联各学科,通过儿童的“思想圈”实现知识统合,最终指向人格塑造。其理论强调学科逻辑的客观性统合

2025-05-08 高考

社会中心课程理论代表人物

社会中心课程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布拉梅尔德 ,该理论主张以社会问题为核心设计课程,强调教育对社会改造的推动作用。以下是关键要点展开: 理论起源与核心主张 社会中心课程理论从进步主义教育运动中分化而来,主张围绕重大社会问题组织教学内容,旨在通过教育实现社会变革。其核心理念是将学校作为塑造新社会秩序的工具,培养学生对社会问题的批判与反思能力。 布拉梅尔德的贡献 作为20世纪50年代后的核心代表人物

2025-05-08 高考

活动中心课程理论主要观点

活动中心课程论的主要观点可归纳为以下五个核心方面,其核心思想以儿童为中心,强调经验与实践的结合: 学生中心与经验导向 课程设计以儿童的实际经验为起点,主张“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或改组”,教学应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打破学科界限,通过活动促进学习。 活动与问题解决为核心 以儿童的活动(如探索、实践)为组织课程的核心,强调通过问题解决和反思提升认知能力,教师起辅助作用而非主导。 课程组织心理学化

2025-05-08 高考

学生中心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

​​学生中心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主要包括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约翰·杜威(John Dewey)、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Jean Piaget)以及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Carl Rogers)等。​ ​ 约翰·杜威是学生中心课程理论的奠基人,他提出了“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理念,认为教育应围绕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展开,通过活动和问题解决来促进学习,避免传统学科中心课程的僵化

2025-05-08 高考

活动中心课程理论代表人物

活动中心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是杜威。他强调教育即经验的改造,主张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注重学生在课程开发中的主体性作用。 1. 杜威的核心观点 杜威认为,课程应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基础,通过活动和实践来促进儿童的经验改造。他主张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学生通过活动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 2. 课程特点 以儿童为中心 :课程内容围绕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展开,强调学生的主体性。 活动与实践

2025-05-08 高考

儿童中心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

儿童中心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约翰·杜威 ‌和‌玛丽亚·蒙台梭利 ‌,他们强调以儿童的兴趣和需求为核心设计课程,‌注重实践体验 ‌和‌个性化发展 ‌。 ‌约翰·杜威 ‌:作为进步主义教育的倡导者,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 ‌”和“‌从做中学 ‌”的理念,认为课程应围绕儿童的实际经验展开,而非死记硬背。他主张学校应模拟真实社会情境,培养儿童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玛丽亚·蒙台梭利 ‌

2025-05-08 高考

吉鲁祖籍

​​吉鲁的祖籍为法国尚贝里,同时具有意大利血统​ ​。他的外婆来自意大利贝尔加莫,奶奶则来自意大利东北部小镇,但吉鲁自幼在法国文化熏陶下成长,最终选择代表法国国家队效力,成为法国队史射手王。 ​​法国尚贝里出生​ ​:吉鲁1986年9月30日出生于法国萨瓦省的尚贝里,这座小城以哲学家卢梭和诗人克莱门特闻名。他的童年和足球启蒙均在法国完成,13岁加入格勒诺布尔青训,逐步开启职业生涯。

2025-05-08 高考

吉鲁斯是谁

吉鲁斯可能指两个不同的角色,一个是动画《米老鼠和唐老鸭》系列中的角色吉罗·吉尔鲁斯,另一个是足球运动员奥利维耶·吉鲁。具体介绍如下: 《米老鼠和唐老鸭》系列中的吉罗·吉尔鲁斯 吉罗·吉尔鲁斯(Gyro Gearloose)是卡通动画、漫画作品《米老鼠和唐老鸭》系列中的角色。吉罗是一只山雀发明家,在故事中扮演唐老鸭、史高治以及任何与他们有联系的人的朋友。吉罗的家族是一个发明世家

2025-05-08 高考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