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版小学科学核心素养以培养学生终身发展能力为目标,聚焦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四大维度,强调通过实践性学习整合知识、能力与价值观,构建螺旋上升的课程体系。其核心亮点在于:以跨学科概念为纽带(如物质与能量、系统与模型)、分学段进阶设计(1-2年级游戏化、3-6年级探究深化)、精简内容强化实践(知识点减少23%,探究活动增加),最终实现从“知识灌输”到“素养培育”的转型。
- 科学观念是基础,要求学生从现象中提炼本质,例如低年级观察物体特征,高年级解释自然规律。课程通过13个学科核心概念(如“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宇宙中的地球”)整合零散知识,形成对世界的整体认知。
- 科学思维注重模型建构与创新,低年级学习描述事物要素,中高年级逐步掌握变量控制、推理论证等方法,例如用模型解释生态系统变化,培养批判性思维。
- 探究实践贯穿始终,从简单实验(如测量水温)到复杂工程任务(设计节水装置),强调“做中学”。新课标新增“技术与工程”板块,要求用科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利用杠杆原理制作工具。
- 态度责任融入价值观教育,通过环保行动、科学家事迹等内容,培养责任感与文化自信。例如分析塑料污染数据时,引导学生思考可持续发展,强化家国情怀与伦理意识。
提示:教师需避免程式化探究,应创设真实情境(如社区资源调查),结合学生经验设计活动,同时关注幼小衔接与初高连贯性,确保素养发展的系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