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25年最新政策,中央延迟退休政策以渐进式改革为核心,结合弹性实施与分类推进,具体细则如下:
一、政策背景与目标
-
政策依据 :2021年提出延迟退休原则,2024年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明确用15年时间将男职工退休年龄从60岁延迟至63岁,女职工从50/55岁延迟至55/58岁。
-
核心目标 :应对人口老龄化、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平衡养老金收支与经济发展需求。
二、实施原则
-
小步调整 :每年延迟1个月,逐步推进(如男性从60岁延迟至63岁需3年)。
-
弹性实施 :允许个人在法定退休年龄基础上提前或延迟最多3年退休,无需单位同意。
-
分类推进 :公务员、国企管理人员等特殊群体按原年龄退休,普通企业职工可协商延迟。
三、具体调整方案
-
男职工 :原60岁退休,逐步延迟至63岁,每4个月延迟1个月。
-
女职工 :
-
原50岁退休者:每2个月延迟1个月,逐步延迟至55岁;
-
原55岁退休者:每4个月延迟1个月,逐步延迟至58岁。
-
四、弹性退休操作
-
提前退休 :满足最低缴费年限(通常15年)且达到原退休年龄的90%工龄,可自主申请提前3年退休。
-
延迟退休 :普通企业职工需与单位协商,重点考察岗位替代性、工作强度等因素,技术型岗位更易获得批准。
五、特殊群体限制
公务员、国企管理人员及专业技术岗位人员(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仍执行原退休年龄,不可延迟。
六、配套保障
-
养老金计算 :提前或延迟退休不影响养老金待遇,但需满足缴费年限要求。
-
政策衔接 :逐步淘汰1978年《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中规定的退休年龄标准。
总结 :新政策通过弹性机制平衡个人需求与国家发展,鼓励健康人群延迟退休,同时保障特殊群体的稳定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