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直系亲属房产更名新规的核心亮点在于:免缴房屋转让手续费(如继承、赠与、买卖三种方式均不再收取此费用),个税全免且增值税仅部分调整,并通过流程智能化(如电子证照、远程公证)显著提升时效。过户方式的选择需结合家庭结构与财产规划,具体实施需注意材料合规与风险规避。
-
政策核心调整
根据新规,直系亲属(配偶、父母、子女等)间房产过户可免缴转让手续费及个税,增值税在满2年普通住房条件下可全额免征。部分城市对首套房继承进一步推出契税减半政策(如上海、广州)。继承公证效力规则调整,自书遗嘱需附加视频见证,建议提前办理遗嘱登记以固化产权归属。 -
过户方式与费用对比
继承过户:需被继承人死亡证明及亲属关系证明,需公证遗嘱可提升效率。费用包括约1万元公证费与80元登记费,无需缴纳契税或增值税,但多子女家庭可能引发继承权争议。
赠与过户:可设置附条件条款(如赡养义务),但5年内出售需按差额征收20%个税。契税按评估价3%-5%缴纳(部分城市首套继承减半),公证费约0.5万-1万元,赠与合同须公证以规避反悔风险。
买卖过户:通过合同交易完成,部分城市放宽“限购”认定(如北京房产不占用家庭名额)。费用包含契税1%-3%、增值税(满5年免征)及个税(满5年且唯一免征)。推荐使用银行“带押过户”功能降低资金占用成本。 -
实操与风控要点
需备齐身份证、房产证、亲属关系证明(原始户籍档案)等材料,建议通过“人脸识别验证”快速核验身份。继承须在知悉事项后60日内申报,政策过渡期内(2025年6月前)赠与可沿用旧规。关键风险防范措施包括共有产权人现场确认、产权尽调排除债务纠纷、明确税费承担方,尤其农村宅基地需满足“一户一宅”条件,学区房需注意学位占用时间节点。
无论选择何种方式,均需提前核查当地政策差异(如经适房补缴土地收益金、农村宅基地产权确认),必要时咨询律师或不动产登记中心。配偶、独生子女家庭建议通过继承+生前过户组合降低长期持房成本,多子女家庭优先公证明确份额分配。建议关注“国家不动产登记”公众账号实时获取流程优化通知,避免因政策变动导致额外成本或流程延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