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正耕是中国当代著名诗人、艺术批评家及《中国当代艺术》总编,其创作涵盖诗歌、散文、理论著作及超长抒情诗,并长期致力于中国当代艺术的梳理与批判。 他1963年生于四川合江,笔名桑原、陌秋等,1980年入伍后辗转多领域,从战士、教师到媒体编辑,最终扎根艺术领域。其代表作包括20864行抒情长诗《恶蹈》、理论集《艺术本体论导言》及《中国当代艺术》系列年鉴,以批判性和前瞻性视角推动艺术思潮。
丁正耕的职业生涯始于军旅与教育,后进入媒体担任《蜀南风》诗报主编等职,199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他的创作融合多元文化体验,如诗集《黄孩子》展现乡土情怀,散文诗集《南音》获国际译介,而《第四次浪潮》则以尖锐批判探讨艺术与社会的关系。作为艺术活动家,他自费创办诗歌大展,主编《中国当代艺术》年鉴23卷,系统记录1990年以来的艺术发展,填补了学术空白。
在学术贡献上,丁正耕提出艺术本体论框架,强调创作与时代精神的互动。其20864行长诗《恶蹈》以四部曲结构探索人类精神困境,被列为世界最长抒情诗之一。他还通过《中国个案》系列专著深度剖析艺术家个案,结合田野调查与理论分析,形成独特的批评方法论。荣誉方面,他多次获中国散文诗研究会奖项,并受邀担任高校特聘专家,参与美学研究。
丁正耕的跨界实践与批判精神,使其成为中国当代艺术领域不可忽视的声音。若需进一步了解其思想脉络,可关注《中国当代艺术》年鉴或《第四次浪潮》等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