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订10年劳动合同并不意味着员工不能被解雇,但用人单位必须符合法定条件才能解除合同。关键点包括:①无论合同期限多长,用人单位均需依法解除劳动关系;②员工严重违纪、失职或存在法定情形时,单位可解雇且无需赔偿;③无正当理由解雇10年工龄员工可能面临双倍赔偿。
-
法定解雇情形优先于合同期限
即使签订10年固定期限合同,若员工存在《劳动合同法》第39条情形(如严重违纪、被追究刑事责任等),用人单位可立即解除合同且不支付补偿。例如,员工营私舞弊造成公司重大损失,单位有权解雇。 -
无固定期限合同不等于“铁饭碗”
工作满10年的员工可要求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但此类合同仍受法定解除条件约束。单位因经营困难裁员时,需提前30日通知并支付经济补偿(N+1标准),但需向劳动部门报备程序。 -
特殊保护仅限特定群体
工龄满15年且距退休不足5年的员工,单位不得以裁员或不胜任为由解雇,否则需支付赔偿金。但10年工龄员工不在此列,解雇合法性仍取决于具体事由。 -
员工主动离职的灵活性
员工提前30日书面通知即可离职,无需单位批准。若单位存在拖欠工资、未缴社保等违法行为,员工可立即解除合同并要求经济补偿。
总结:劳动合同期限长短不影响解雇合法性,核心在于是否符合法定条件。劳动者需留存证据以应对纠纷,用人单位则应规范流程避免违法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