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法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正式工不缴纳社保属于违法行为,具体分析如下:
一、社保缴纳的法定性
-
社会保险的强制性
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内容,具有强制参保属性。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后,依法必须缴纳社保,任何通过协议放弃或转正后补缴的行为均无效。
-
劳动合同与社保的关联性
签订劳动合同是确立劳动关系的法律行为,但社保缴纳是独立于劳动合同的法定义务。即使未签订书面合同,只要存在实际用工行为(如工资发放、工时记录等),仍需履行社保缴纳义务。
二、不缴社保的违法情形
-
试用期不缴社保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30日内必须为员工办理社保登记并缴费,试用期包含在用工期限内,不得以试用期为由规避社保缴纳义务。
-
未签合同不缴社保
全日制员工(每日工作4小时以上)即使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仍需依法缴纳社保。未签合同可能被认定为事实劳动关系,社保缴纳义务不因合同缺失而免除。
-
协议放弃社保
员工自愿签署放弃社保的协议无效,用人单位无权通过协议规避法定义务。若单位强制签订此类协议,协议内容违法。
三、法律后果
-
行政处罚
用人单位未按时缴纳社保,社保部门可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缴的按日加收0.5‰的滞纳金,并处应缴金额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
劳动权益救济
员工可通过以下途径**:
-
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
-
申请劳动仲裁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四、建议
建议用人单位依法履行社保缴纳义务,避免因法律风险影响企业声誉和员工稳定性。若遇到社保纠纷,应及时咨询专业法律机构,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