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用期转正工资是否会增加,主要取决于劳动合同约定、公司政策及个人表现。 法律仅规定试用期工资不得低于转正工资的80%或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但未强制要求转正后必须加薪。 实践中,多数企业会根据岗位性质、行业惯例及员工表现调整薪资,常见涨幅为10%-30%,但若合同未明确约定或公司无相关制度,转正工资可能与试用期持平。
-
法律底线与合同约定
试用期工资需满足“双80%”原则:不低于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合同约定工资的80%,且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例如,若合同约定转正工资为1万元,试用期工资至少为8000元。但转正后是否高于8000元,需看合同具体条款。若合同仅统一约定月薪(如8000元),未区分试用期与转正标准,则转正后工资可能不变。 -
企业常见做法
- 行业差异:技术岗或紧缺岗位转正涨幅可能达20%-50%,而劳动密集型岗位可能仅10%-15%。
- 绩效挂钩:试用期表现优异者可能获得更高涨幅,反之可能维持原薪资甚至不予转正。
- 隐性规则:部分企业为吸引人才,在招聘时承诺“转正后提薪”,但需以书面合同为准,避免口头承诺无效。
-
**与协商建议
- 入职前明确薪资结构,要求合同中注明试用期与转正工资标准。
- 若转正后薪资未达预期,可依据合同与公司协商,或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例如,若试用期工资仅为转正工资的50%(如案例中8000元试用期、转正1.5万元),可主张违法并索要差额。
总结:转正加薪并非必然,关键取决于合同与公司政策。劳动者应提前确认薪资条款,保留证据,必要时依法**。若对薪资调整有疑问,建议直接与人力资源部门沟通或咨询专业法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