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关于解除合同的规定

根据《合同法》规定,合同解除分为协议解除、约定解除和法定解除三种情形,核心在于保障合同自由的同时维护交易安全。‌其中,协议解除需双方协商一致;约定解除依赖合同事先条款;法定解除则需符合法律明确条件(如不可抗力、根本违约等),且解除方需履行通知义务。

一、协议解除:双方合意优先

  1. 协商一致即可解除‌:无论合同是否履行完毕,只要双方达成一致,可通过书面或口头形式终止权利义务。
  2. 灵活性高‌:无需特定理由,但建议留存解除协议证据,避免后续纠纷。

二、约定解除:条款预先设定

  1. 依赖合同条款‌:双方在合同中事先约定解除条件(如逾期付款超30天),条件成就时守约方有权单方解除。
  2. 需明确触发标准‌:条款需具体可执行,模糊表述可能导致解除无效。

三、法定解除:法律强制保障

  1. 根本违约情形‌:一方迟延履行、瑕疵履行等导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另一方可直接解除(如房屋买卖中卖方拒绝过户)。
  2. 不可抗力影响‌: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致使合同无法履行,双方均可解除且不承担违约责任。
  3. 程序要求‌:解除方须通知对方,未通知则解除不生效;争议时可诉诸法院确认效力。

提示:解除合同可能涉及违约金或赔偿问题,建议咨询专业法律意见以规避风险。

本文《合同法关于解除合同的规定》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3017827.html

相关推荐

劳动合同法关于签合同的规定

​​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且需包含九大必备条款,否则可能面临双倍工资赔偿或视为订立无固定期限合同的风险。​ ​ 以下是关键要点: ​​书面合同必须签​ ​ 建立劳动关系时,用人单位必须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并在用工之日起1个月内完成。未及时签订合同的,需支付双倍工资;满1年未签则视为订立无固定期限合同。 ​​合同必备条款​ ​ 劳动合同必须包含

2025-05-12 人工智能

非法辞退员工的法律规定

非法辞退员工的法律规定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涵盖禁止性规定、违法情形及赔偿标准。以下是核心要点: 一、禁止性规定 用人单位不得在以下情形解除劳动合同: 孕期、产期、哺乳期 (《劳动合同法》第42条); 患职业病或因工负伤 (《劳动合同法》第42条); 医疗期内 (《劳动合同法》第42条); 女职工50周岁以上或连续工作满15年 (《劳动合同法》第42条); 其他法定情形

2025-05-12 人工智能

劳动法法律条文细则

劳动法法律条文细则涵盖了劳动者权益保护、劳动合同订立与履行、劳动条件保障等多个方面,是规范劳动关系的重要法律依据。以下是劳动法的主要内容及实施细则的详细说明: 1. 劳动法总则 适用范围 :劳动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用人单位及其劳动者,同时涵盖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与其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 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 :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劳动报酬

2025-05-12 人工智能

什么叫非法辞退与合法辞退

​​非法辞退与合法辞退的核心区别在于是否依据法律规定的情形和程序解除劳动合同。​ ​合法辞退需满足法定条件(如员工严重违纪、不胜任工作等)并履行提前通知、支付补偿等程序;非法辞退则缺乏法律依据或违反程序(如无理由解雇、孕期辞退等),需承担双倍赔偿金等法律责任。 ​​合法辞退的常见情形​ ​ ​​过失性辞退​ ​:员工严重违反规章制度(如旷工、泄密)、试用期不合格、被追究刑事责任等

2025-05-12 人工智能

违法辞退员工法律依据

违法辞退员工的法律依据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第四十八条及第八十七条,具体规定如下: 一、经济补偿标准 N金计算 :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支付,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支付半个月工资。 月工资上限 :高于当地社平工资3倍的按3倍标准计算,年限最高不超过12年。 二、违法解除情形 禁止解除的情形 :包括患职业病、在医疗期内

2025-05-12 人工智能

非法辞退劳动仲裁申请书范本

当遭遇非法辞退时,劳动者可通过劳动仲裁**。‌关键要点包括:明确诉求(如赔偿金、恢复劳动关系)、准备充分证据(劳动合同、辞退证明等)、注意仲裁时效(1年内) ‌。以下是具体操作指南: ‌申请书核心内容 ‌ 申请人信息(姓名、身份证号、联系方式) 被申请人信息(公司全称、地址、法定代表人) 仲裁请求(需具体,例如“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XX元”) 事实与理由(简述入职时间、岗位、非法辞退经过)

2025-05-12 人工智能

劳动法违反公司规定辞退

​​公司以“违反规定”为由辞退员工是否合法?关键看辞退理由是否符合《劳动合同法 》且程序正当!​ ​若公司仅凭内部规定随意解雇,未举证员工“严重违规”或未履行法定程序,则属违法解除,劳动者可主张赔偿。 ​​合法辞退的核心条件​ ​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9条,公司需证明员工存在“严重违反规章制度”等六类过失行为,且规章制度本身需经民主程序制定并公示。例如,长期旷工

2025-05-12 人工智能

劳动法关于违法辞退条款

劳动法关于违法辞退条款: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规定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需支付赔偿金 劳动法对用人单位辞退员工有明确的规定,以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违法辞退员工将面临法律责任,具体条款如下: 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 : 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

2025-05-12 人工智能

劳动法被辞退应陪多少

N或2N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被辞退的赔偿标准分以下两种情况: 一、合法辞退的赔偿标准(N+1) 基本补偿(N) 按工作年限计算:每满1年支付1个月工资; 具体分段为: 工作满6个月但不到1年按1年计算; 不满6个月支付半个月工资。 代通知金(+1) 若公司未提前30天书面通知,需额外支付1个月工资作为代通知金。 示例 : 若员工工作3年,月薪1万元,则合法辞退时可获得: $$3

2025-05-12 人工智能

工作被辞退怎么赔偿

工作被辞退时,赔偿问题直接关系到劳动者的权益。根据《劳动合同法》,赔偿主要分为经济补偿金(N)、代通知金(+1)和赔偿金(2N)三种形式。赔偿金额的计算与工作年限、离职前工资等因素密切相关,具体如下: 1. 经济补偿金(N) 计算方式 :每工作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不满六个月的按半个月工资计算。 适用情况 :用人单位依据法定理由解除劳动合同,如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无法继续工作

2025-05-12 人工智能

劳动合同法对欺骗劳动合同的规定

​​《劳动合同法 》明确规定,以欺诈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无效,且用人单位可无条件解除劳动关系并拒付经济补偿。​ ​ 关键点包括:​​欺诈需满足故意隐瞒或虚构事实、影响用人单位真实意思表示、与岗位直接相关三大条件​ ​;​​无效合同自始无法律约束力​ ​;​​劳动者可能需赔偿用人单位损失​ ​。 ​​欺诈的认定标准​ ​ 欺诈行为需同时满足三个要件:一是劳动者故意提供虚假学历

2025-05-12 人工智能

劳动合同期内解除合同有赔偿吗

需要赔偿或补偿 关于劳动合同期内解除合同的赔偿问题,需根据解除原因和合同条款综合判断,主要分为以下情形: 一、用人单位解除合同的情况 合法解除(无需赔偿) 劳动者存在重大过错(如严重违纪、失职等); 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且拒不改正; 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违法解除(需赔偿) 未依法支付劳动报酬、社保或提供劳动条件; 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合同; 未经协商擅自解除合同;

2025-05-12 人工智能

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书

关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协议书,需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及责任。以下是关键要点: 一、协议基本信息 需明确签订日期、双方身份(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劳动合同期限及解除原因(如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规)。 二、经济补偿与赔偿 若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者可主张赔偿金,包括工资、福利、社保等,具体金额按国家法律法规及公司制度执行。 若劳动者主动提出解除(如违反规章制度),用人单位通常无需支付经济补偿

2025-05-12 人工智能

劳动合同法违法解除情形

《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无理由解除 :用人单位在没有合法理由的情况下解除劳动合同,即并非基于劳动者的过错、能力不足或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等原因。 未提前通知 :用人单位未按照法律规定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1个月工资后解除劳动合同。 违反法定程序 :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时未遵循法定程序,如未听取工会意见

2025-05-12 人工智能

劳动合同法劳动者单方解除合同

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需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试用期内提前3日即可。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37条的规定。如果用人单位存在违法行为,劳动者可依据第38条单方解除合同,并要求经济补偿。 劳动者单方解除合同的条件 提前通知 :劳动者需提前30日书面通知用人单位,试用期则为提前3日。 试用期内 :试用期内劳动者可随时解除合同,但需提前3日通知。 特殊情况 :用人单位存在违法行为

2025-05-12 人工智能

劳动法关于被辞退赔偿规定

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被辞退的赔偿标准分为合法辞退和违法辞退两类,具体如下: 一、合法辞退的赔偿标准 经济补偿金(N) 计算方式 :按工作年限支付,每满1年支付1个月工资,不满6个月按0.5个月计算,月工资按解除前12个月平均工资计算(上限为当地社平工资3倍)。 代通知金(+1) :若未提前30天通知,需额外支付1个月工资。 适用情形 :协商一致解除、无过失性辞退(如医疗期满

2025-05-12 人工智能

劳动法关于解除劳动合同的规定

​​劳动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需依法依规进行,主要包括协商解除、劳动者单方解除和用人单位单方解除三种情形,且不同情形对应不同的程序和经济补偿要求。​ ​ ​​协商解除​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即可解除合同。若用人单位提出动议需支付经济补偿,劳动者提出则无需补偿。 ​​劳动者单方解除​ ​: ​​预告解除​ ​:提前30日(试用期3日)书面通知用人单位,无需补偿。 ​​即时解除​ ​

2025-05-12 人工智能

最新劳动法第91条规定

‌最新《劳动法》第91条规定:用人单位克扣或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除需全额支付外,还需按应付金额50%至100%的标准加付赔偿金。 ‌ 这一条款明确强化了对劳动者薪酬权益的保护,重点针对工资拖欠、克扣等常见侵权行为,通过经济惩罚性措施倒逼企业规范用工。 ‌分点解析: ‌ ‌适用范围 ‌ 条款适用于两类行为:一是克扣工资(如无合法理由减少应发工资),二是无故拖欠工资(未按约定时间足额支付)

2025-05-12 人工智能

劳动法第46条被迫离职

劳动者单方解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劳动者在以下情形下可以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并可能获得经济补偿或赔偿金: 一、用人单位过错导致的被迫离职情形 未依法支付劳动报酬或提供劳动条件 包括拖欠工资、未提供合同约定的工作环境或设备等。 未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 用人单位若未按法律规定为员工缴纳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员工可解除合同。 规章制度违法或损害权益

2025-05-12 人工智能

2025劳动法第46条

​​2025年《劳动法 》第46条明确规定:工资分配应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工资水平随经济发展逐步提高,国家实施工资总量宏观调控。​ ​ 这一条款是保障劳动者收入权益的核心法律依据,强调公平性、经济适配性与国家监管的平衡,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均具有深远影响。 ​​按劳分配与同工同酬​ ​ 劳动者依据劳动数量和质量获取报酬,相同岗位、相同工作量的员工应享有同等工资待遇,杜绝性别

2025-05-12 人工智能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