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赔偿或补偿
关于劳动合同期内解除合同的赔偿问题,需根据解除原因和合同条款综合判断,主要分为以下情形:
一、用人单位解除合同的情况
-
合法解除(无需赔偿)
-
劳动者存在重大过错(如严重违纪、失职等);
-
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且拒不改正;
-
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
违法解除(需赔偿)
-
未依法支付劳动报酬、社保或提供劳动条件;
-
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合同;
-
未经协商擅自解除合同;
-
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如未提前30天通知或支付代通知金)。
赔偿标准 :按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支付赔偿金,且两者不可兼得。
-
二、劳动者主动解除合同的情况
-
协商解除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解除合同,可获经济补偿。
-
主动辞职
-
提前30天书面通知用人单位,无需赔偿或补偿;
-
提前3天通知(试用期)可解除合同,无需赔偿。
-
-
专项培训服务期约定
若用人单位提供专项培训并约定服务期,劳动者提前解除合同需支付违约金,但违约金不得超过培训费用且不得高于未履行部分分摊额。
三、其他注意事项
-
月工资计算 :按劳动合同解除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高于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3倍的按3倍计算,年限最高12年;
-
合同无效情形 :如欺诈、胁迫订立的合同,劳动者可单方解除且无需赔偿;
-
竞业限制与保密义务 :违反服务期或竞业限制需赔偿,但属于违约金性质,与经济补偿无关。
总结 :劳动合同期内解除合同是否需要赔偿,取决于解除原因及合同条款。用人单位违法解除需双倍赔偿,劳动者主动解除(除专项培训服务期约定外)无需赔偿,但协商解除可获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