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劳动合同法》聚焦劳动者权益保护与用工规范,核心亮点包括:延长试用期上限、限制加班补偿标准、强化无固定期限合同适用、明确劳务派遣约束,以及加大违法解约赔偿力度。 这些修订旨在平衡劳资关系,推动建立更稳定的劳动关系,同时要求企业合规运营,避免法律风险。
-
试用期与合同期限调整
新法细化试用期规则:1-3年合同试用期不超过2个月,3年以上或无固定期限合同不超过6个月。连续订立两次固定期限合同后,应转为无固定期限合同,减少“短期化”用工现象。企业需注意合同续签策略,避免因违规面临双倍工资赔偿。 -
加班与工资保障
加班需与劳动者协商,并支付150%及以上工资补偿。拖欠工资可申请法院支付令,且企业需加付50%-100%赔偿金。这一规定直接回应“欠薪”痛点,要求企业完善薪酬发放流程。 -
劳务派遣与职业防护
禁止企业自设劳务派遣单位,派遣员工无工作期间需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报酬。合同中必须明确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保障劳动者健康权。企业需重新评估派遣用工比例,确保合规性。 -
解约程序与经济补偿
违法解约赔偿标准提高,用人单位需提前30天通知或支付代通知金。劳动者单方解约权同步强化,体现双向平等。企业应规范离职管理,留存书面通知证据。 -
争议处理与法律责任
劳动争议仲裁时效延长至1年,明确协商、调解、仲裁等多途径解决机制。企业违法成本显著增加,包括信用记录影响和行政处罚。
提示:新法实施后,企业需全面审查劳动合同模板、考勤制度及薪酬体系,必要时引入法律顾问评估风险。劳动者则应留存工资条、加班记录等证据,遇纠纷及时主张权利。双方共同遵循法律框架,才能实现劳动关系长期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