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30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的核心内容是: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1. 劳动报酬的支付依据

  • 劳动合同约定:用人单位应严格按照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工资标准、支付周期和支付方式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
  • 国家规定:劳动报酬的支付还需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包括最低工资标准、加班工资计算基数等。

2. 劳动报酬的支付时间

  • 及时支付:用人单位应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支付周期(如每月、每半月)及时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不得无故拖延。
  • 足额支付:用人单位应确保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金额准确无误,包括基本工资、加班工资、绩效工资等所有应得报酬。

3. 劳动报酬的支付方式

  • 法定货币支付:劳动报酬应以人民币形式支付,不得以实物、有价证券等形式替代。
  • 直接支付给劳动者:劳动报酬应直接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支付给第三方。

4. 违反第三十条的法律后果

  • 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行政部门有权责令其改正。
  • 支付赔偿金: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有权要求其支付赔偿金。

总结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明确规定了用人单位支付劳动报酬的义务和要求,旨在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用人单位应严格遵守该条规定,确保劳动报酬的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在遇到劳动报酬支付问题时,应及时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或寻求法律援助。

本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30条》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3081473.html

相关推荐

合同法207条对应民法典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676条,‌原《合同法》第207条关于借款利息支付的规定已升级为更完整的法律条款 ‌,‌明确借款人未按期返还借款需支付逾期利息 ‌,‌未约定利息时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强化了对资金占用成本的规范效力 ‌。 ‌条款对应关系与法律效力延续 ‌ 原《合同法》第207条规定借款人未按时还款应支付逾期利息,民法典第676条完整保留该规则,且将“借款合同”章节并入合同编

2025-05-13 资格考试

合同法216条对应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的第216条对应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6条,主要规定了 合同的形式以及 合同成立的基本条件**,强调了合同的形式可以是书面、口头或其他形式,并明确了合同成立的时间点。这一条款在《民法典》中得到了进一步的细化和完善,以适应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以下是对该条款的详细解读: 1.合同形式的多样性:书面形式:包括合同书、信件和数据电文(如电报、电传、传真

2025-05-13 资格考试

合同法98条对应民法典

《合同法》第98条对应《民法典》第580条,核心变化在于新增了合同终止情形的细化规定,尤其是“非金钱债务履行不能”的例外条款(如履行费用过高、标的性质不适等),为司法实践提供了更明确的操作依据。 条款内容对比 原《合同法》第98条仅规定“合同权利义务终止”的情形,而《民法典》第580条不仅保留该原则,还新增3项具体例外:法律/事实上不能履行、标的性质不适于强制履行、履行费用过高。例如

2025-05-13 资格考试

民法典1186对应的法律规定

《民法典》第1186条规定,受害人和行为人对损害的发生都没有过错的,依照法律的规定由双方分担损失。这一条款确立了公平责任原则 ,即在特定情况下,即使双方均无过错,仍需依法分担损失。 1. 公平责任原则的适用条件 双方均无过错 :只有当受害人和行为人都没有过错时,才可能适用公平责任原则。 损害结果已发生 :损害必须是实际发生的,而非潜在或可能的。 法律明确规定 :公平责任的适用必须严格依据法律规定

2025-05-13 资格考试

民法典490条对应合同法多少条

​​《民法典 》第490条对应原《合同法 》第32条、第36条和第37条,核心规定了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成立时间及履行治愈规则​ ​。该条款整合了原《合同法》多项条文,新增“按指印”的确认方式,并明确​​未签字但实际履行主要义务的合同仍可成立​ ​,体现了对交易实践的灵活适应。 ​​条文对应关系​ ​ 《民法典》第490条合并了原《合同法》第32条(签字盖章时成立)

2025-05-13 资格考试

物权法179条对应民法典

抵押权是权利人通过约定或法定方式,在不转移财产占有的前提下,以特定财产担保债务履行的权利。‌物权法第179条对应民法典第394条,明确了抵押权的定义、设立条件及优先受偿权 ‌,‌覆盖抵押财产范围 ‌,‌明确权利义务关系 ‌,并‌规范抵押权实现方式 ‌,成为保障债权人权益的核心法律依据。 ‌抵押权的核心功能是优先受偿 ‌。根据民法典,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时,债权人有权就抵押财产折价或拍卖

2025-05-13 资格考试

民法通则106条对应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06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主要对应的是第1165条和第1166条,这两条分别规定了过错责任原则和无过错责任原则,成为民事责任承担的重要法律依据。 以下是对这两条法律条款的详细解读: 1.过错责任原则:《民法典》第1165条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这意味着,如果一个人因为自己的过错行为对他人造成了损害

2025-05-13 资格考试

合同法158对应民法典

​​《合同法 》第158条关于合同履行争议的检验期限规则,已被《民法典 》第620-624条吸收并优化,核心变化包括:检验期限的默认规则从“合理期限”细化为“及时检验”,新增​ ​ ​​“怠于通知视为符合约定”的推定条款​ ​ ​​,并明确质量异议期的法律后果。​ ​ ​​检验期限的法定要求​ ​ 原《合同法》第158条仅规定买受人应在“合理期限”内检验标的物

2025-05-13 资格考试

合同劳动法

《劳动合同法》是我国调整劳动关系的基本法律,其核心目的是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明确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的权利义务,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以下从适用范围、核心条款和签订注意事项三个方面进行解读: 一、适用范围 《劳动合同法》适用于中国境内的所有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建立的劳动关系,包括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团体等。无论是传统行业还是新兴业态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法并入民法典了没

​​劳动法并未并入民法典,二者是独立且互补的关系​ ​。《民法典 》作为市场经济的基本法,虽未直接收录劳动法,但通过一般法与特别法的联动,为劳动关系中的隐私保护、性骚扰防治、电子合同效力等提供了法律支撑。劳动法则以社会法属性强化对劳动者的倾斜保护,形成“​​民法搭框架、劳动法填细节​ ​”的协同格局。 劳动法与民法典的关联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规则互补性​ ​。民法典中关于合同

2025-05-13 资格考试

最新《劳动法合同法》法律法规

​​最新《劳动合同法 》聚焦劳动者权益保护与用工规范,核心亮点包括:延长试用期上限、限制加班补偿标准、强化无固定期限合同适用、明确劳务派遣约束,以及加大违法解约赔偿力度。​ ​ 这些修订旨在平衡劳资关系,推动建立更稳定的劳动关系,同时要求企业合规运营,避免法律风险。 ​​试用期与合同期限调整​ ​ 新法细化试用期规则:1-3年合同试用期不超过2个月,3年以上或无固定期限合同不超过6个月

2025-05-13 资格考试

中国劳动法法规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是我国调整劳动关系的基本法律,旨在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以下是该法规的主要内容: 1. 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是劳动关系的基础,法律规定: 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约定合同终止时间,适用于兼职和全职职位。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无固定期限,提供较高的职业安全性,员工可在符合特定条件时终止。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法为什么不属于民法

劳动法不属于民法 ,这是因为两者在调整对象、法律关系主体、法律责任和救济途径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劳动法侧重于保护劳动者权益 ,而民法主要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以下从几个关键方面详细阐述这一观点。 调整对象不同 。民法主要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例如合同纠纷、侵权行为、婚姻家庭等。这些关系中的当事人通常处于平等的法律地位

2025-05-13 资格考试

劳动法和民法典合并了吗

​​劳动法和民法典并未合并​ ​,两者是独立的法律体系,分别调整不同的法律关系。​​劳动法专门规范劳动关系​ ​,侧重保护劳动者权益;​​民法典则是民事领域的基础性法律​ ​,涵盖广泛的民事活动。尽管存在部分交叉,但二者在适用范围、立法目的和法律地位上均有明确区分。 劳动法以《劳动合同法 》为核心,明确规定了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及解除等具体规则,强调对劳动者倾斜保护。例如

2025-05-13 资格考试

民法典劳动法新规全文

民法典劳动法新规明确了劳动关系中多项权利义务的调整,‌重点涉及劳动合同效力认定、劳动者权益保障、劳动争议处理规则 ‌等内容,进一步平衡用工双方权益关系,强化对弱势劳动者的法律保护。 ‌关键亮点提炼 ‌: ‌电子劳动合同与书面合同具备同等效力 ‌,签约流程及存证要求规范化; ‌试用期权益保障升级 ‌,明确薪资下限与解约条件; ‌加班费计算标准细化 ‌,区分工作日、休息日与法定节假日报酬规则;

2025-05-13 资格考试

合同法60条法律规定

合同法第60条的核心规定是:当事人需全面履行合同义务,并遵循诚信原则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附随义务,确保合同目的实现。 全面履行义务 当事人必须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全部义务,包括主给付义务(如付款、交货)和从给付义务(如提供单据)。若未履行或履行不符约定,需承担违约责任。 诚信原则的延伸义务 除合同明确条款外,当事人需基于诚信原则履行附随义务,例如: 通知义务 :及时告知合同履行中的重要事项;

2025-05-13 资格考试

民法典合同法新规

​​民法典合同法新规全面升级,重点完善电子合同、格式条款、情势变更等规则,​ ​旨在适应数字经济发展、保障交易公平、回应社会需求。新规通过112条实质性修订和70条新增条款,构建了更科学的合同法律体系,为市场交易提供明确法律保障。 ​​电子合同规则革新​ ​ 明确互联网交易中“提交订单成功时合同成立”的判定标准,规定商品签收时间、服务凭证时间等交付规则,解决电商纠纷难题。针对在线传输交付

2025-05-13 资格考试

中国合同法取消了吗

​​中国合同法并未取消,而是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合同编整合与完善,原有核心内容和原则得到延续和发展​ ​。2021年1月1日起,《民法典 》正式实施,原《合同法 》作为单行法废止,但其法律精神与规则通过《民法典》合同编继续适用,并针对现代需求进行了细化与补充。 ​​法律地位的转变​ ​ 原《合同法》作为独立法律已废止,但其条款经修订后纳入《民法典》合同编,成为民事法律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

2025-05-13 资格考试

民法典是国家法律法规吗

是的,民法典是国家法律法规。 民法典作为国家的基本法律之一,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它具有以下几个关键特点和作用,使其成为国家法律法规的重要组成部分: 法律效力 :民法典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它规定了公民和法人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调整规则。 体系完整 :民法典是一个完整的法律体系,涵盖了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

2025-05-13 资格考试

最新的合同法律法规

最新的合同法律法规明确了合同的定义、订立、效力及履行等方面的要求,旨在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规范社会经济秩序。以下从多个方面为您详细解读最新合同法律法规的关键内容。 1. 合同的定义与适用范围 根据《民法典》第464条,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这意味着合同不仅适用于平等主体之间的经济活动,还涵盖婚姻、收养等身份关系以外的民事协议。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

2025-05-13 资格考试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