询证函本身不是诈骗,但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作为财务造假或欺诈的工具。其核心风险在于伪造公章、拦截快递篡改内容、虚构交易数据等行为,这些行为可能导致审计失真、投资者受损甚至触发法律追责。
-
询证函的合法用途
询证函是审计过程中的重要工具,用于向银行、客户等第三方核实财务数据的真实性。例如确认银行存款余额、应收账款等,确保企业财务报表的准确性。 -
常见的造假手段
- 伪造公章:企业私自加盖假章伪造回函内容。
- 拦截快递:篡改会计师事务所发出的询证函后再寄回。
- 虚构数据:与关联方串通提供虚假交易确认。
-
造假的法律后果
涉及信息披露违规的上市公司可能被***立案调查,面临罚款、退市等处罚;银行或企业工作人员若参与造假,可能构成“违规出具金融票证罪”,最高可判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
如何识别风险
- 关注企业应收账款异常增长与营收不匹配的情况。
- 核查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及函证控制流程是否严格。
- 警惕长期未回款却无合理解释的财务数据。
提示:询证函造假属于隐蔽性较强的财务舞弊,投资者需结合企业整体经营状况和审计报告细节综合判断。若发现异常,可通过监管机构或法律途径进一步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