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裁员工依法享有经济补偿金、代通知金及社会保险接续三大核心权益。2024年修订的《劳务合同法》明确补偿标准以员工离职前12个月平均工资为基数,工龄每满1年支付1个月工资,最高不超过12个月。用人单位单方裁员须提前30日通知或支付额外代通知金,未缴纳社保的需补缴至离职当月。
一、经济补偿标准与计算方法
- 计算基数:包含基本工资、奖金、津贴等税前总收入,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 工龄折算:不足半年按0.5个月计算,超半年不足1年按1个月计;
- 特殊情形:月薪高于地区平均工资3倍的,补偿年限封顶12年。
二、协商解除合同的法定流程
- 企业需出具书面解除协议,明确补偿金额、支付时间及离职手续;
- 双方签署协议后7日内完成工作交接;
- 争议处理: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
三、违法裁员的法律后果
未按法定程序或补偿标准执行的,员工有权要求:
- 继续履行劳动合同
- 双倍经济补偿金赔偿
- 补发工资差额及滞纳金
劳动者需在离职后1年内主张权利,保留工资流水、劳动合同等证据。企业违规行为将面临2-10万元行政处罚,并纳入信用监管系统。建议咨询专业劳动法律师签署补充协议,规避后续纠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