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员多少人需要备案

​企业裁员需备案的标准是:一次性裁减20人以上,或裁减不足20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10%以上。​​触发条件包括破产重整、经营严重困难、技术革新调整等情形,且需提前30日向工会或职工说明,经备案后方可执行。​​关键程序​​包括优先留用特定人员、依法支付经济补偿、办理社保转移等。

分点展开:

  1. ​备案触发条件​​:裁员人数达20人或占比超10%时,需备案。具体情形包括企业破产重整、生产经营严重困难、转产或技术革新导致岗位调整等。若因客观经济变化无法履行劳动合同,也需备案。

  2. ​法定程序​​:

    • ​提前说明​​:用人单位需提前30日向工会或全体职工说明裁员原因、方案及补偿措施,并听取意见。
    • ​优先留用​​:与单位签订长期或无固定期限合同、家庭无其他就业来源的员工应优先留用。
    • ​经济补偿​​:按工作年限支付补偿金,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不足半年按半月计算。
  3. ​备案材料​​:需提交裁员方案(含人员名单、补偿办法)、职工意见说明、企业财务状况证明等。部分地区支持线上备案,如淄博市要求一次性裁员50人以上需提前报备。

  4. ​后续义务​​:

    • 裁员后6个月内重新招聘的,需优先录用被裁减人员。
    • 为员工出具离职证明,15日内办理档案和社保转移手续。
    • 拖欠工资或社保的需清偿,否则可能面临劳动监察处罚。

企业裁员备案的核心是保障职工权益与程序合法。合规操作需结合人数、原因、流程三要素,避免因程序瑕疵引发劳动争议。建议提前咨询当地人社部门,确保材料完整、步骤规范。

本文《裁员多少人需要备案》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3127108.html

相关推荐

公司裁员但让我签自动离职怎么办

公司裁员时要求员工签自动离职文件,可能隐藏权益受损风险,‌劳动者需警惕妥协性协议,明确自身权利并谨慎签字 ‌。关键问题集中于‌补偿金缩水、失业保险无法申领、工龄清零 ‌等隐患,处理不当可能影响后续法律**。 ‌第一,优先确认裁员合法性并评估自身权益 ‌。若公司因经营困难裁员,需提前30日通知或支付代通知金,并支付经济补偿(N或N+1)。签署“自动离职”等同于承认个人原因辞职

2025-05-15 资格考试

裁员备案与不备案的区别

裁员备案与不备案的核心区别在于法律程序、员工权益保障及政府监管力度 。备案是企业依法向劳动部门报告裁员计划的过程,确保裁员行为合法透明;不备案则可能绕过监管,增加法律风险,损害员工权益。 法定程序差异 备案要求企业裁员人数达20人以上,或不足20人但占职工总数10%以上时,必须提前30日向工会或全体职工说明,并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不备案则无需履行此程序,但可能因违规面临处罚。 员工权益保护力度

2025-05-15 资格考试

公司领导开除员工能走劳动仲裁吗

公司领导开除员工,员工可以通过劳动仲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如果员工认为公司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违法或存在争议,可以向当地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1. 劳动仲裁的适用范围 劳动仲裁适用于因解除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包括公司辞退、开除等情形。例如,员工认为公司存在无故辞退、未支付经济补偿金等违法行为时,可申请仲裁。 2. 劳动仲裁的法律依据

2025-05-15 资格考试

公司裁员先裁正式工还是临时工

​​公司裁员时,临时工通常比正式工更容易被优先裁撤,但法律上并无“临时工优先”的强制规定,核心取决于用工类型、成本控制及法律风险。​ ​企业倾向裁撤劳务派遣、非全日制员工等灵活性高的岗位,而正式工若签订长期或无固定期限合同,则受法律优先留用保护。 ​​用工类型决定裁员顺序​ ​ 临时工包含非全日制用工和劳务派遣工。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可随时终止劳动关系且无需补偿,企业裁撤成本极低

2025-05-15 资格考试

公司开除员工需要劳动局报备吗

公司开除员工是否需要向劳动局报备,取决于具体的开除原因和当地劳动法规的要求 。在大多数情况下,如果公司因员工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或法律法规而开除员工,通常不需要向劳动局报备。如果开除涉及裁员、经济性裁员或其他特殊情况,可能需要向劳动局报备并遵循相关程序。以下是详细说明: 1.开除原因决定报备需求:严重违纪:如果员工因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或法律法规而被开除,例如盗窃、故意破坏公司财产、严重失职等

2025-05-15 资格考试

公司裁员需要向劳动部门报备吗

​​公司裁员是否需要向劳动部门报备?​ ​ ​​根据法律规定,企业裁员若涉及20人以上或占职工总数10%以上,必须提前30日向劳动部门报备并提交材料​ ​,否则可能面临法律风险。以下是关键要点: ​​报备条件​ ​ 企业因破产重整、经营困难、技术革新等客观原因需裁员,且人数达20人或占比超10%时,必须报备。特殊情形(如职业病、孕期职工等)不得裁减,并需优先留用长期合同或家庭困难员工。

2025-05-15 资格考试

公司已经辞退可以去劳动局吗

‌被公司辞退后,劳动者有权向劳动局反映情况或申请劳动仲裁 ‌,关键点包括‌保留证据、及时**、协商优先、劳动仲裁前置 ‌等。以下是具体建议与流程说明: ‌一、**流程分三步走 ‌ ‌收集证据 ‌:保留书面辞退通知、劳动合同、工资流水、考勤记录等材料,证明劳动关系及辞退事实;若公司未出具书面证明,通过微信、邮件、录音等渠道固定证据。 ‌向劳动局投诉或申请调解 ‌

2025-05-15 资格考试

公司要裁员辞退我怎么补偿

​​公司裁员或辞退员工时,补偿标准主要依据工作年限和工资水平,合法裁员需支付N倍月薪经济补偿,违法辞退则需支付2N赔偿金。​ ​ 具体分为三种情形:合法解除合同按工龄每年补1个月工资(N);未提前30天通知需额外支付1个月工资(N+1);违法解除则按双倍补偿(2N)。特殊情况下(如工伤、孕期等)企业不得裁员。 ​​合法裁员的经济补偿​ ​:每工作满1年支付1个月工资,6个月至1年按1年计算

2025-05-15 资格考试

裁员被辞退是n+1还是n

裁员被辞退的补偿标准是N+1还是N?关键在于解除劳动合同的合法性。 在劳动法中,N代表工作年限的补偿 ,而**+1则是指代通知金**。具体是N还是N+1,取决于公司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是否合法。 1.合法解除劳动合同:N补偿如果公司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等合法理由解除劳动合同,例如员工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不能胜任工作且经过培训或调整岗位后仍不能胜任等

2025-05-15 资格考试

突然辞退员工补偿标准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7条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1. 补偿标准的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47条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应支付经济补偿金。 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式包括: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 六个月以上但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 不满六个月的

2025-05-15 资格考试

工厂裁员不给补偿怎么办

工厂裁员不给补偿怎么办? 当工厂面临经营困难或结构调整时,裁员是可能的,但根据劳动法规定,工厂应该给予被裁员工相应的经济补偿。如果工厂没有依法支付补偿,员工可以通过以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1. 了解劳动法规定 经济补偿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补偿范围 :包括但不限于工资、加班费、奖金等。 2.

2025-05-15 资格考试

老板裁员不补偿怎么办

​​遭遇老板裁员不补偿?劳动者可依法**,关键步骤包括收集证据、申请劳动仲裁、主张“N+1”或“2N”赔偿。​ ​ ​​明确法律权益​ ​ 根据《劳动合同法 》,用人单位裁员必须支付经济补偿(“N”),违法裁员需支付双倍赔偿(“2N”)。若未提前30天通知,还需额外支付1个月工资(“N+1”)。例如,工作满3年应获3个月工资补偿,违法解除则需赔6个月。 ​​收集关键证据​ ​ 保留劳动合同

2025-05-15 资格考试

被公司辞退员工不补偿怎么办

被公司辞退员工不补偿怎么办? 根据劳动法规定,如果员工被公司辞退且无正当理由,公司应支付经济补偿金 。若公司拒绝支付补偿,员工可以通过以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1.了解自身权益:经济补偿金:根据《劳动合同法》,员工在公司工作每满一年,公司应支付一个月工资作为经济补偿金;工作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作为经济补偿。赔偿金:如果公司辞退员工的行为违反法律规定

2025-05-15 资格考试

裁员不补偿怎么解决

裁员不补偿通常涉及用人单位未依法支付经济补偿金。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明确裁员是否合法 审查裁员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用人单位实施经济性裁员需满足以下条件:企业破产重整、生产经营严重困难; 企业转产、技术革新或经营方式调整,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员; 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合同无法履行。 核实裁员程序

2025-05-15 资格考试

公司频繁裁员不赔偿怎么办

​​公司频繁裁员不赔偿时,劳动者可依法通过协商、投诉、仲裁或诉讼等途径**,关键点包括:收集证据证明劳动关系和裁员事实、明确经济补偿标准(合法裁员N+1,非法裁员2N)、优先争取协商解决,必要时申请劳动仲裁或起诉。​ ​ ​​收集关键证据​ ​ 保留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等证明劳动关系的材料,留存裁员通知(书面或电子记录)、沟通录音等证明公司未赔偿的直接证据。若公司拒发书面通知

2025-05-15 资格考试

裁员补偿的最新规定

被裁员工依法享有‌经济补偿金、代通知金及社会保险接续 ‌三大核心权益。2024年修订的《劳务合同法》明确补偿标准以员工离职前12个月平均工资为基数,工龄每满1年支付1个月工资,最高不超过12个月。用人单位单方裁员须提前30日通知或支付额外代通知金,未缴纳社保的需补缴至离职当月。 ‌一、经济补偿标准与计算方法 ‌ 计算基数:包含基本工资、奖金、津贴等税前总收入,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工龄折算

2025-05-15 资格考试

被裁员后的补偿金要交

​​被裁员后的补偿金是否需要缴税?关键结论是:若补偿金额不超过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则免税;超过部分需单独按综合所得税率表计税。​ ​ ​​免税额度计算​ ​ 补偿金免税部分以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的3倍为限。例如,某地平均工资为8万元,则24万元以内免税,超出部分需纳税。 ​​超额部分的计税方式​ ​ 超过3倍的部分不并入综合所得,而是单独适用税率表。例如,补偿金37万元中超出部分13万元

2025-05-15 资格考试

被裁员不按补偿标准怎么仲裁

被裁员不按补偿标准怎么办? 可以通过劳动仲裁维护自身权益。以下是具体步骤和关键点: 准备证据 : 收集与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公司关于裁员的正式文件等,证明劳动关系和裁员事实。 保留与公司沟通的记录,如邮件、短信、录音等,证明公司未按标准补偿。 提出仲裁申请 : 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书面申请,明确请求事项和事实理由。 在申请书中详细说明公司未按标准补偿的情况

2025-05-15 资格考试

被裁员怎样与人事谈赔偿

被裁员时与人事谈赔偿,需掌握法定权益(如N+1补偿)、保持冷静理性、准备充分证据,并通过协商或法律途径争取合理赔偿。 明确法定权益 根据《劳动合同法》,经济补偿按工作年限计算(N+1或N+0),需核对工资基数、社保缴纳等细节。若公司经营状况良好,可争取更高补偿(如N+2)。 收集关键证据 保留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等,证明工作年限、薪资水平及贡献。若存在未休年假、年终奖等,应一并提出补偿要求

2025-05-15 资格考试

被裁员后赔偿金没有按时发

被裁员后赔偿金没有按时发 是许多员工在面临裁员时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用人单位在裁员时需要支付员工一定的经济补偿金,并且必须在解除劳动合同之日起一个月内 发放完毕。如果赔偿金没有按时发放,员工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了解相关法律规定 是至关重要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和第四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在合法裁员时,需要向被裁员工支付经济补偿金

2025-05-15 资格考试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