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迫离职后,通过仲裁可以拿到赔偿金。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8条、第46条和第87条规定,如果用人单位存在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劳动者不仅可以获得经济补偿,还能要求支付赔偿金,赔偿金通常是经济补偿的二倍。
如何判断是否符合赔偿条件
- 用人单位是否存在违法行为:如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未依法缴纳社保、未提供劳动保护等。
- 劳动者是否被迫离职:例如单位以暴力、威胁或非法手段逼迫劳动者辞职。
经济补偿与赔偿金的计算方式
-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不满六个月的按半个月工资计算。
- 赔偿金:如果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是经济补偿的二倍。
仲裁程序中的关键点
- 证据准备:劳动者需提供劳动合同、工资条、社保缴纳记录等证明劳动关系和单位违法行为的证据。
- 申请仲裁:向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提交仲裁申请,明确诉求。
- 配合调查:在仲裁过程中积极提供证据,必要时可申请证人出庭作证。
注意事项
- 时效性:劳动者需在离职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 赔偿范围:赔偿金不包括因单位未缴纳社保而产生的损失,劳动者需单独申请社保补缴或赔偿。
总结
被迫离职后,通过仲裁可以争取到经济补偿和赔偿金。劳动者应充分准备证据,及时申请仲裁,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如有疑问,建议咨询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