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一年后辞职还有赔偿吗

工伤一年后辞职,依然有权获得相应赔偿。

当员工在工作中遭受伤害并依法认定为工伤后,无论其在受伤一年后是否选择辞职,都应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具体而言,工伤赔偿包括医疗费用、康复费用、残疾辅助器具费用、停工留薪期工资以及可能的伤残津贴等。

  1. 医疗费用: 员工因工伤产生的医疗费用,包括住院治疗、门诊治疗以及康复治疗等,均应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2. 康复费用: 为帮助员工恢复身体功能而进行的康复训练、康复治疗等费用,也应由工伤保险基金承担。
  3. 残疾辅助器具费用: 如果员工因工伤导致残疾,需要使用残疾辅助器具,如假肢、轮椅等,这些费用同样应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4. 停工留薪期工资: 在员工因工伤停止工作接受治疗期间,用人单位应按原工资福利待遇向其支付停工留薪期工资。
  5. 伤残津贴: 如果员工因工伤被鉴定为伤残等级,应根据伤残等级享受相应的伤残津贴。

需要强调的是,工伤赔偿是基于员工因工作遭受伤害这一事实,与员工是否选择辞职并无直接关系。即使员工在工伤发生一年后选择辞职,其依法应享有的工伤赔偿权益并不因此而丧失。

工伤一年后辞职并不影响员工获得相应赔偿的权利。员工应了解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确保在因工受伤后能够获得应有的保障和补偿。如对工伤赔偿有疑问,建议咨询专业律师或相关劳动保障部门。

本文《工伤一年后辞职还有赔偿吗》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3130031.html

相关推荐

合同到期工伤员工能解雇吗

合同到期工伤员工能否被解雇 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劳动法和工伤保险条例的多个方面。关键点在于:即使合同到期,如果工伤员工仍在医疗期内或被鉴定为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企业通常不能随意解雇该员工 。以下是对此问题的详细分析: 1.医疗期内的保护:根据《劳动合同法》和《工伤保险条例》,工伤员工在工伤医疗期内,企业不得终止劳动合同。医疗期是指员工因工负伤或患职业病需要停止工作接受治疗的期限

2025-05-15 资格考试

工伤自动离职补偿标准

工伤职工即使自动离职,依然可以依法享受工伤待遇。具体补偿标准如下: 1. 补偿项目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金额为本人工资×9个月(适用于九级伤残)。 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 :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金额为本人工资×2个月。 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由用人单位支付,金额为本人工资×8个月。 2. 计算依据 本人工资:指工伤职工因工受伤前12个月的平均月缴费工资

2025-05-15 资格考试

工伤离职后公司补偿标准

​​工伤离职后的公司补偿标准主要包括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具体金额与伤残等级、本人工资及地方政策挂钩。例如,八级伤残可获11个月工资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离职时还能领取医疗和就业补助金(通常为4个月和15个月工资)。以下是关键要点解析: ​​伤残等级决定基础补偿​ ​ 工伤职工经劳动能力鉴定后,按伤残等级领取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级27个月工资

2025-05-15 资格考试

工伤后在单位再干三年还有补偿吗

​​工伤后在单位再干三年是否还有补偿?​ ​ ​​关键结论是:若工伤认定已完成且伤残等级确定,即使三年后离职仍可主张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若单位存在未缴社保等违法行为,还可能获得经济补偿。​ ​ ​​法定补偿项目​ ​ 工伤职工离职时,无论是否继续工作三年,只要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已完成,均有权享受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这两项补偿标准由省级政府规定

2025-05-15 资格考试

工伤后主动离职还有就业补偿吗

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工伤职工的权益保障尤为重要。劳动者工伤后主动提出离职,‌仍然有权获得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这项补偿是由用人单位支付的法定待遇。工伤保险条例明确规定了五级至十级伤残职工主动解除劳动关系时的权益,但用人单位过错导致的离职或协商解除合同可能触发更多补偿。 ‌一、法定补偿待遇 ‌ ‌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 五级至十级伤残职工在主动解除劳动关系时

2025-05-15 资格考试

工伤过了三年怎么打官司

工伤超过三年仍可能通过法律途径**,但需满足特殊条件或证明时效中断/中止的合法事由(如持续治疗、用人单位故意拖延等)。以下是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 确认时效状态 工伤诉讼一般适用三年时效,但若存在以下情形,时效可能延长: 伤害结果滞后(如职业病多年后确诊); 用人单位未依法申报工伤,导致劳动者不知情; 双方协商期间时效中断(需书面证据)。 收集关键证据 劳动关系证明 :劳动合同、工资流水、工牌等;

2025-05-15 资格考试

工伤诉讼时效过了三年还能起诉

工伤诉讼时效过了三年还能起诉吗? 答案是: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即使工伤诉讼时效已过三年,仍然可以提起诉讼。 关键在于是否满足法定的延长时效条件。以下几点将详细解释这些特殊情况: 1.诉讼时效的中断与中止工伤诉讼时效一般为一年,但根据《民法典》的规定,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

2025-05-15 资格考试

工伤保险诉讼时效

​​工伤保险诉讼时效为1年,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但需注意​​工伤认定申请与劳动仲裁时效的区别​ ​:前者由用人单位在30日内提出(特殊情况可延长),职工个人申请则需在事故发生后1年内完成;后者可中断、中止,且时效起算点通常以工伤认定或伤残鉴定结论出具时间为准。 ​​时效起算关键点​ ​ 用人单位未按时申请工伤认定的

2025-05-15 资格考试

工伤医疗补助金诉讼时效

​​工伤医疗补助金诉讼时效一般为一年,起算点通常为劳动关系解除或终止之日,但存在地区差异和中断/中止情形​ ​。劳动者需在时效内主张权利,否则可能丧失胜诉权。以下是关键要点解析: ​​时效起算规则​ ​:多数地区以劳动关系终止日为起点(如贵州、四川),但部分省份从劳动能力鉴定生效日(浙江)或医疗终结日(广东)起算。例如,浙江法院明确“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生效后一年内申请仲裁有效”。 ​​中断与中止​

2025-05-15 资格考试

工伤认定行政诉讼时效

工伤认定行政诉讼时效为6个月 ,即自收到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之日起计算。若超过该期限,则可能丧失诉讼权利。 工伤认定行政诉讼时效的起算点 收到决定书之日 :行政诉讼时效从收到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作出的《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之日起开始计算。 特殊情况 :若决定书未依法送达,则时效起算点可能因程序瑕疵而存在争议。 时效期间的法律后果 丧失诉讼权利 :超过6个月的时效期间

2025-05-15 资格考试

发生工伤单位是不是一直不能辞退

发生工伤后,单位‌不是绝对不能辞退员工 ‌,但需满足法定条件。核心关键在于‌是否处于停工留薪期、劳动能力鉴定结果以及是否存在法律允许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 ‌分点展开: ‌ ‌停工留薪期内禁止辞退 ‌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劳动者因工伤需暂停工作接受治疗的,停工留薪期内(一般不超过12个月,特殊情况可延长)单位不得单方解除劳动关系,需正常支付工资福利。 ‌劳动能力鉴定后分情况处理 ‌

2025-05-15 资格考试

受工伤单位可以开除吗

​​工伤职工是否会被单位开除?法律明确禁止用人单位在停工留薪期或特定伤残等级下解除劳动关系,但七至十级伤残职工在合同期满或本人提出时允许解除。​ ​ ​​停工留薪期绝对保护​ ​:职工因工负伤需暂停工作接受治疗期间(停工留薪期),用人单位不得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否则属于违法解除,需支付赔偿金。 ​​一至四级伤残终身保留劳动关系​ ​: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职工,依法保留劳动关系并退出工作岗位

2025-05-15 资格考试

工伤期多久公司不能辞退

​​工伤期间公司不能辞退员工的期限为停工留薪期,通常不超过12个月;若伤情严重经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最长可延长至24个月。​ ​ 在此期间,用人单位必须保留劳动关系并按月支付原工资福利待遇,且不得依据《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条(无过失性辞退)或第四十一条(经济性裁员)解除合同。 ​​停工留薪期的基本规定​ ​ 工伤职工因工负伤或患职业病需暂停工作接受治疗的,享有停工留薪期,原工资、福利

2025-05-15 资格考试

工伤员工多久后可以辞退

工伤员工在医疗期满后仍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用人单位可以依法解除劳动合同。 关键点包括:医疗期的确定、不能从事原工作的认定、用人单位另行安排工作的义务以及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程序。以下是对这些关键点的详细阐述: 1.医疗期的确定医疗期是指员工因工伤需要停止工作接受治疗的时间长度。根据《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医疗期的长短与员工的工作年限有关。例如

2025-05-15 资格考试

单位受工伤能辞退吗

在工伤期间,用人单位通常不得随意辞退员工 ,这是法律对劳动者权益的核心保障。但若员工存在严重违纪等法定过错情形,单位可依法解除合同。具体分以下三种情况: 停工留薪期内禁止解雇 员工因工受伤需暂停工作接受治疗时,处于停工留薪期,单位必须保留劳动关系并支付原工资待遇,不得以不胜任工作、经济裁员等理由解除合同。 劳动能力鉴定前需谨慎 若工伤可能导致残疾,需等待劳动能力鉴定结果明确后再处理劳动关系

2025-05-15 资格考试

工伤被单位开除怎么赔偿

工伤被单位开除后,赔偿包括两部分:工伤赔偿 和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 。 1. 工伤赔偿 工伤赔偿是指因工作原因导致的伤害或疾病所应获得的补偿,赔偿项目包括: 医疗费 :包括诊疗费、药品费和住院费。 停工留薪期工资 :工伤期间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根据伤残等级,赔偿金额为7至24个月的本人工资。 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 :解除劳动关系时支付,具体金额由当地政府规定。

2025-05-15 资格考试

工伤主动辞职有赔偿吗

工伤主动辞职通常无法获得赔偿 。根据劳动法规定,工伤赔偿主要针对因工作原因遭受意外伤害或患职业病的劳动者,而主动辞职并不属于工伤赔偿的范畴。 工伤赔偿的法定条件 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 :劳动者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通常可以被认定为工伤。 工作原因 :即使不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但只要是因为工作原因受到伤害,如出差途中发生意外,也可以被认定为工伤。 职业病

2025-05-15 资格考试

员工因工伤被辞退有赔偿吗

​​员工因工伤被辞退时,依法有权获得赔偿​ ​,包括经济补偿、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等。​​关键点​ ​:停工留薪期内不得解雇;违法辞退需支付双倍赔偿;伤残等级直接影响补助金标准。 ​​法定赔偿项目​ ​:若用人单位合法终止劳动合同,需支付经济补偿(按工作年限计算)及工伤保险规定的补助金。若违法辞退,赔偿金为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 ​​停工留薪期保护​ ​:工伤职工治疗期间

2025-05-15 资格考试

工伤辞退员工补偿标准

​​工伤辞退员工补偿标准包括经济补偿、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金额按工作年限和工资水平计算​ ​。用人单位需支付每满一年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工伤期间工资福利不变,违法辞退需支付双倍赔偿。 ​​经济补偿计算​ ​:按员工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不满半年支付半个月工资,半年以上不满一年按一年计算。月工资为离职前12个月平均工资

2025-05-15 资格考试

九级工伤能赔多少

九级工伤的赔偿金额因地区和具体情况而异,但一般来说,赔偿范围通常在 10万元至30万元 之间,具体金额取决于医疗费用、误工费、伤残补助金、生活护理费以及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等多个因素 。九级工伤属于较轻的伤残等级,但仍然会对劳动者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一定影响,因此了解赔偿标准对于维护自身权益至关重要。 医疗费用 是工伤赔偿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工伤职工在治疗期间产生的医疗费用

2025-05-15 资格考试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